解讀三星的開放創新中心
自從三星將開放源碼做為軟件經營的主要戰略后,現在又更進一步,在硅谷設立開放創新中心(Samsung Open Innovation Center),藉此打造更大的人才平臺。三星的開放源碼戰略,仍至于開放創新中心,都圍繞在「人才」的層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4476.htm![]() |
附圖 :三星將扮演天使投資機構與收購者的雙重角色。(圖:Samsungtomorrow) BigPic:640x360 |
三星在 2013 年 9 月 14 日于硅谷舉辦的「創業公司如何全球化」會議中提到,三星開放創新中心的工作,主要為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和投資。創業加速器與投資,很明顯就是從天使投資人的角度,成為創業者早期的投資人。
三星,一家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硬件制造公司,用微觀的角度,去做宏觀的事情。開放創新,將會是開放軟件后,另一個改變世界的力量。從 2013 年開始,第一波的網絡創業潮開始,這一年可說是 Startup 元年;Startup 創業風潮,是開放創新的代表性文化。三星在成為世界的硬件巨獸后,還能保有如此膽大心細的公司文化,預見不久的未來,大約在 2013 下半年左右,第四代的新三星雛型將浮現;我們將能推斷,三星的下一波競爭力將建構在硬件結合創新的網絡服務上。
軟件與硬件的整合,其戰場將更進一步延伸到軟件、硬件與服務的整合。2013 年出現大量的 Startup、天使投資機構與創業加速器,這個現象幾乎能斷定未來三年內,也就是 2014~2016 年間,將是網絡產業的另一波革命。傳統的硬件制造商,面對新一波來勢兇兇的變革,要怎么因應?筆者提出幾個建議:
1. 開放創新做為公司的經營戰略:這點與開放源碼的戰略地位相同,都在于「人才」的部份。傳統的招募制度,已經無法吸引到優秀的軟件人才;傳統的招募制度,可能完全失靈。
2. 經營開放創新業務:三星的開放創新中心,將開放創新中心做為一項業務。筆者認為這是相當可行的觀念,將「天使投資」與「收購」做為主要業務,不但能取得大量的外部創新資源,也能達到直接吸納(收編)人才的目的。
創業如果是開放創新的主要文化,我們就要把員工的觀念,提升到創業者的層次;把項目的觀念,提升到育成與加速器輔導的層次。最后,把收購做為是一項業務。在開放創新的生態體系中,創業家、天使投資人與收購者,是不可或許的三個元素。如今,能做為收購者的超大型企業,或是手上握有現金,具收購實力的中大型企業,將面臨市場開發飽和的問題;收購新創公司,將可成為成長的一個動力。
三星開放創新中心的 Marc Shedroff 說:「他認為做加速器、投資和收購已經不是三星的一個選擇,而已經是一項關鍵業務。」開放創業是一項業務(Business),所以三星與創業者之間,應該是一種生意關系。筆者認為,這是很合理的,這是一個很公平的 Win-Win 關系。
在開放創新的生態系統中,創業家、天使投資機構與收購者,是最主要的三個角色。預計從 2013 年底開始,這會是開放創新模式的主要商業模式;并且會持續至少五年的時間。現階段看來,三星不但掌握住了未來五年的產業主流價值,而且還在這個開放創新的主流價值浪潮中,扮演天使投資機構與收購者的雙重角色。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 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Open-Innovation/%E4%B8%89%E6%98%9F/13093017587R.s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