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μC/OS-II與ARM在中央空調機組控制器中的應用

μC/OS-II與ARM在中央空調機組控制器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0-07-28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的普及,如何對實施有效的控制,是許多科研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國內硬件方面主要采用8位單片機為核心處理器,這種方式由于資源有限,導致人機交互不友好、的實時監控性能低、整機運轉難以實現多機組網聯控、節能效果差[1]。采用RISC架構的微處理器具有小體積、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特點,指令執行速度快,執行效率高,且具有豐富的片內外圍電路,有利于簡化系統設計,提高系統可靠性。本控制系統選擇了Philips公司7處理器LPC2210,移植了實時操作系統μ,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1 空調系統簡介及控制要求
中央空調由集中制冷/加熱站和空調機組兩大部分組成。前者提供系統所需要的冷熱源,后者通過調節冷凍水/熱蒸汽的流量及空氣風量來調節溫度,調節加濕閥來調節房間的濕度。機組的控制任務是自動調節空氣溫濕度、風速、送風量及空氣的潔凈度。系統中所需檢測與控制的參量為:自動檢測新風、送風、回風及被控房間溫、濕度及正壓值,表冷器/加熱器的供、回水溫度;自動檢測送、回風機及故障報警;中低效過濾器壓差狀態及超差報警;根據室外空氣狀態和室內正壓值自動調節新風、回風、排風閥開度 ;根據被控參數及設定參數自動調節表冷器、加濕器的電動調節閥的開度[2-3]。
2 現場硬件結構
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可分為處理器模塊、電源模塊、各總線接口模塊、存儲模塊、人機交互模塊、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及數字量輸入輸出模塊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1712.htm

主處理器選用Philips公司生產的ARM7芯片LPC2210,該芯片是基于支持實時仿真和跟蹤的ARM7TDMI-S CPU的微,最高工作頻率可達60 MHz,內部帶有16 KB RAM,多達122個通用I/O口(可承受5 V電壓),具有兩個帶16 B收發FIFO的UART,兩個完全獨立的同步串行接口SPI等豐富的外設。本系統中,存儲模塊由擴展的2 MB NOR Flash(SST39VF160)與8 MB PSRAM(MT45W4MW16)構成,分別使用LPC2210外部存儲器接口的Bank0和Bank1地址空間;人機交互模塊包含鍵盤和LCD兩部分,顯示和設置空調機組的運行參數及狀態。控制器設有8個按鍵輸入,使用I2C接口的接盤與LED驅動芯片ZLG7290進行鍵盤掃描;從USB接口用于控制器與調試計算機的通信;控制平臺設計了以RTL8019AS芯片為核心的以太網接口電路,實現控制器與上位監控級計算機之間的通信;CAN總線接口可用于現場設備的通信;ISP接口、JTAG口為程序下載調試接口;A/D模塊采用LPC2210自帶的8路10位ADC轉換器,檢測各路溫度及濕度模擬量的輸入,構成反饋控制。D/A模塊的輸出信號作為比例放大器的輸入,控制各個調節閥門的開度大小,實現風量和流量控制。數字量輸入通道檢測風機的運行狀態及過濾網壓差報警信號;數字量輸出通道輸出風機、加濕器的開關控制信號。控制器通過對整個空調系統新風、回風的溫濕度、送風風機運行狀態、初中效過濾段的壓差等信號的采集,控制送風風機的變頻調速、加濕器的加濕、新風及回風閥門的開度、冷熱水閥的開度大小,以達到設定的空氣狀態[4]。
3 現場控制單元的軟件設計
3.1 軟件層次與功能

控制器軟件由3部分組成:實時操作系統、硬件驅動程序和運行在操作系統之上的程序[5]。實時操作系統采用源碼公開的μ,基于其內核擴展的實時操作系統的整體結構如圖2所示。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