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芯”戰役:14納米制作工藝成殺手锏
寒冷的11月,“高通市值超越英特爾”、“英特爾CEO歐德寧將于明年5月提前退休”,這兩條消息猶如兩顆重磅炸彈,震驚了業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0068.htm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大爆發的移動互聯網大潮中,高通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成為移動芯片領域的領導者,而英特爾則只有可憐的0.2%。
iSuppli分析師顧文軍認為,對于移動芯片領域,英特爾顯得總是猶豫不決。2000年英特爾曾經推出過移動芯片,但是由于研發投入太大、持續虧損,但歐德寧很快便宣布放棄移動芯片業務,轉而集中精力開發PC芯片,應對當時的宿敵AMD。
相比之下,高通則在移動戰場高歌猛進。除了準確地戰略定位,早在1989年,高通就已經申請與3G相關的專利,截至目前,比較重要的專利大約有100多項。現在高通公司掌握的3G專利是如此之多,以至于連它的競爭對手都不得不使用它的專利,受制于高通。
英特爾的未來在哪里?
英特爾董事長安迪?布萊恩特表示,英特爾是時候向下一代領導層過渡了,已經準備好讓下一代領導人打這場仗。而現任CEO歐德寧將于明年5月提前退休,就是英特爾一種“刮骨療毒”的自救方式。
英特爾已經把目光轉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目前,英特爾憑借其已經收購的英飛凌無線業務重新進入移動芯片市場,而且還推出“超極本”的概念對抗平板電腦。此外,英特爾還與聯想、摩托羅拉移動、中興等廠商合作推出搭載英特爾芯片的智能手機。
12月7日,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英特爾的技術優勢,在于全世界獨一無二的14納米制作工藝,這在性能和功耗上都會為英特爾帶來巨大的優勢。
顧文軍認為,英特爾的優勢在于強大的制造技術,充足的現金流等,應當拋棄超級本,迅速轉型移動互聯,完善生態系統,靠“聯盟”去和競爭對手PK,發揮自己技術、現金、人才等優勢實現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