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啟示
漢江奇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6815.htm今天一提起世界電子公司,人們很自然會想到美國的蘋果,自上世紀90年代末,它開發銷售的一系列“i”產品,引領全球時髦電子產品的潮流,推動著世界電子工業的前進。公司賺得翻倒,幾多風流在,光輝映日月,成為業界崇拜偶像,唯蘋果馬首是瞻,跟風模仿唯恐落后。但竊以為,蘋果公司成功主要依靠的是:個人的才華、靈光的閃現、天才的創新、精英的領導。其實,更值得世界電子業界學習推崇的公司、競爭者更可怕的對手是韓國的三星公司,它富有歷史經驗的積累,堅實的物質基礎,國家的強大支持,卓而不凡的經營理念。
三星電子公司前身是李秉喆于1938年創立的三星商會,做些干魚、蔬菜和水果等的出口小生意,于1969年韓國實施“電子工業振興法”時進軍電子業,組建“三星-三洋電機”合資公司,1977年兼并三洋成為獨立的三星電子公司。從1969年起算至今不過43年的三星電子公司,在2011年的“財富世界500強”中便超過惠普成為世界第一電子生產公司,今年更以營收1489億美元從世界第22位晉升到第20位(惠普則以1272億美元從28位下降到了31位,蘋果則從111位一躍到55位)。大約在2004年,三星即在電子工業兩大基礎產品生產中名列世界前茅,液晶面板榮登榜首,2006年三星平板電視傲視群倫,2011年三星 AMOLED 面板出貨量幾乎獨占市場。集成電路約從l995年前后晉身前十,2004年即躍居僅次于英特爾的榜眼之位,以迄于今,DRAM從1992年、NAND閃存從2002年先后成為世界龍頭企業,2012年移動內存全球市占率可望過半。今年其功能手機已超越蟬聯14年的世界首位供應商諾基亞,智能手機高歌猛進,與蘋果已在伯仲之間,平板電腦也僅次于蘋果,是唯一可能叫板蘋果的公司,英國《金融時報》稱三星是“蘋果挑戰者”。
據“Consumer Metrix Survey”的最新報告說:“Samsung is the most preferred consumer technology brand, ahead of Sony, HP and Apple”。三星公司強勢出頭,呼嘯全球,碩果搖枝,舉世矚目,業界羨煞恨煞,糾結而又無奈! 電子媒體連篇累牘,發表了“Samsung as No.1的理由”、“Why Samsung scares Japan?”、“如何對抗三星?”等等,等等。日、臺(地區)不止一次公開宣稱,必須聯合抗韓,夏普牽手鴻海,多被解讀為“日臺聯盟對抗韓國”,是典型的抗韓求存之舉。索尼與友達的合作無疑是在先進的AMOLED技術領域的比肩抗韓行動。就連蘋果公司也并未袖手旁觀,被稱為“世紀專利案”的蘋果三星專利案日前在美國開庭,蘋果竟向三星提出了天價索賠,高達25.5億美元之巨,三星反應說“非?;闹?rdquo;,同時還提出了反訴,他們的專利戰實際己在全球范圍內爆發開打。三星的成功已是不易之論,我們姑且將這置之一旁,不妨探討一下它的成功之道,或對我國電子企業發展更有所啟迪。
經營理念
三星之父公司創始人李秉喆是韓國歷史上屈指可數具有遠見卓識、非凡眼光的企業家,他在動蕩不定的社會中抱著“事業報國”的精神,創建了三星集團,并立志為國為民服務。筆者幾十年前讀過李秉喆的幾段話特別深刻,至今記憶猶新,他說:“我們沒有時間回到1770年代的英國產業革命,再循200年來的軌道前進……我們太落后了,除非采取若干激烈的措施,將無法克服產業結構上的差距。” 三星在發展過程中從事過不少事業,最后成為一家多元化經營的國際集團,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但在“合理追求”的經營原則下,李秉喆選擇了電子作為主業,三星電子是其旗下最大的公司。李秉喆對電子尤獨具慧眼,有過人之識,他特別強調說:“我們要是在電子革命中落后,我們就會永遠淪為落后國家。”
1973年,三星對外公布了自己的經營理念,只有簡簡單單的12個字:“事業報國、人才第一、合理追求”。1984年,李秉喆總結自己和三星的創業歷程,提出了指導員工思想與行為的“三星精神”:包括“創造精神”、“道德精神”、“第一主義”、“完全主義”、“共存共榮”五大精神。“創造精神”指不斷探索和開拓新的領域,提供最新技術與產品;“道德精神”樹立誠信而又充滿活力的道德風尚;“第一主義”強調在各方面力爭第一,公司盡到行業先驅者的使命,實踐事業報國的理念;“完全主義”力爭可靠而完美地工作,給顧客提供完美無瑕的產品和服務;“共存共榮”要員工互相尊重和幫助,以顧客至上的精神,為客戶、股東以及國家社會作出貢獻。因此,在韓國的企業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只要是三星做過的事,你都可以放心地去做。中國友誼出版公司今年出版了一冊名為《別謀殺你的夢想(三星之父李秉喆傳)》,對今天的年輕人在努力和挑戰的世界中進行“未來成功指導”,據說勝讀《喬布斯》傳,不無道理。
李秉喆的創業使三星公司具備了一個世界頂級企業的雛形。1987年11月李秉喆去世,其三子李健熙接任成為集團CEO。李健熙早年留學日美,具有與其父迥然不同的個人風格,平時寡言少語,但工作風格相當強硬,一旦開口,便直指問題核心,有“鐵人”之稱。
在1988年三星建立50年慶典上,他宣布集團“二次創業”,提出要徹底改變集團“只追求商社數量而不追求質量”的頑癥,而將三星的發展方向定為21世紀世界級超一流企業。1993年,李健熙深深感到危機意識,又以破釜沉舟的氣勢吹響了“新經營”的號角,轉變了整個三星的命運。他向經理們大聲疾呼了9個小時,痛擊三星痼疾,提出以質量管理和力求變革為核心,徹底改變當時盛行的“以數量為核心”的思想,三星騰飛從這里開始。
李健熙雄心勃勃立志要把韓國建成類似瑞典、芬蘭那樣的“強盛小國”,他的這種魅力和傳奇,可比之于臺灣的王永慶,香港的李嘉誠等,因而被韓國稱為“經濟總統”,美國《新聞周刊》則說他是韓國的“幕后帝王”。他勇敢堅毅、氣勢凌云、直抒胸臆、影響至大的經營理念有:
1.除了老婆和孩子,其它一切都要改變。
2.危機總是在你自認為第一的時候降臨。
3.做到一次性的變化并不難,但貴在堅持。我們每天都要堅持進行一點一滴的變化,絕不回頭。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也就不能改變任何事情,請務必牢記:堅定的意志是成功的關鍵。
4.一位天才可以養活數百萬人。在即將到來的時代,創造力將成為商業成功的最重要動力,我們需要雇傭最優秀的人才。
2010年當李健熙重回三星,恢復三星集團掌舵人時,再次發表了振聾發聵的豪言壯語,他說“現在是真正的危機時期,三星將來前途如何難以預測。我認為代表三星的事業和產品將在十年內大部分會消失。沒有時間猶豫”,從而對未來新事業作了巨額投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