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
(一)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為后進國家迎頭趕上創造了條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4510.htm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大約每過十年,電子信息產業便會發生一次巨大的變革。過去的十年,是互聯網獲得巨大發展的十年,而下一個十年,已經被公認為將屬于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指以寬帶IP為技術核心,可同時提供語音、數據、多媒體等業務服務的開放式基礎電信網絡,用戶使用手機、上網本、筆記本等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網絡瀏覽互聯網站和手機網站,獲取多媒體、定制信息等其他數據服務和信息服務。移動互聯網作為繼大型機、小型機、個人電腦、傳統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個技術發展周期,人們正跑步進入這個新時代,它也代表著5大趨勢的融合(3G、社交、視頻、網絡電話和日新月異的移動裝置)。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要快于傳統互聯網,并且其規模將大得超乎多數人的想象。
2010年,移動互聯網概念已經徹底從神壇走向了生活,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拐點。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動的過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聯網,獲取急需的信息,獲得全新的用戶體驗及改變生活方式。所以,現在出現的移動與互聯網相結合的趨勢是歷史的必然。目前,移動互聯網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短信、手機鈴音和圖片下載、移動音樂、手機游戲、視頻應用、手機支付、位置服務、即時通信等豐富多彩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移動互聯網經過幾年的曲折前行,終于迎來了爆發期。據統計,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3.03億人,中國3G用戶規模達到4705萬人,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019萬臺,中國手機應用商店用戶達到1400萬,且手機應用下載量達到8.63億次(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隨著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原本在互聯網時代的壟斷巨頭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其壟斷地位岌岌可危。為搶占日益膨脹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各大公司都在積極布局。例如Intel宣布在2011年推出基于Atom Medfield 處理器的手機,X86架構處理器也將正式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而抓住移動互聯網重大機遇的企業例如蘋果公司、谷歌公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正在一步步建立起新的壟斷格局。在行業重新洗牌的重大變革中,給后進國家帶來了難得的機遇,誰能把握住時機,占領科技及產業至高點,誰將是下一個十年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領頭羊。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正面臨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時機,而這在互聯網時代是幾乎不可能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已經嚴重落后,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產業格局也初見雛形,留給我們的機會窗口逐步縮小,我國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避免在互聯網時代犯過的錯誤再次重演。
(二)電子信息產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轉型升級關系企業生死存亡
分析代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最高水平的近十年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評選數據發現,雖然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持續擴大,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合計從2001年的4980億元迅速擴大到2010年的15354億元,但百強企業平均利潤率始終在4%上下,而這已經比電子信息全行業高近兩個百分點。因此,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2%左右!另外,從研發投入占企業主營收入的比例來看,近十年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平均僅為4%左右,而相比之下,同期,英特爾、微軟等企業約為15%,實際投入在幾十億美元以上。讓我們看到了差距的根源所在。
圖,2001-2010年我國電子百強企業的利潤率,及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
由于缺乏核心科技產品創新能力,沒有發展話語權,電子信息產品組裝制造成為壓縮利潤空間的第一環節。隨著電子信息企業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的利潤率在逐漸降低。從外部形勢看,首先是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我國近期CPI不斷上漲,7月份CPI上漲6.5%,創下37個月來新高,電子信息企業的外部成本壓力沒有減少的跡象。人民幣不斷升值,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難度不斷加大,迫使企業降低價格,導致利潤大幅縮水。其次,隨著經濟自由化及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運營的地域限制越來越少。即便是最尖端的產品,只要有制造設備,新興市場國家同樣可以生產其中的大多數產品。設計和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使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進入門檻逐步降低,大量同類產品涌入市場,導致成本競爭日趨激烈。第三,電子信息產業本身固有的內在本質,決定了產品隨著時間推移價格迅速降低。當前,各種新技術、新概念、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產品更新換代步伐越來越快,幾乎讓用戶應接不暇,產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斷縮短,結果是同樣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從內部形勢來看,我國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以往與發達國家相比所具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在逐漸縮小。勞動力成本上升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趨勢,今后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因此,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嚴峻的“內憂外患”。企業如果還繼續生產附加值低的大路貨,是難以為繼的,所以這會逼著企業走創新的路子,擴大研發投入,使產品向高端發展,通過高附加值來攤銷高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一定要通過技術創新去消化。可以說,現在已經到了電子信息企業非轉不可的階段。
(三)我國軟硬件基礎不斷鞏固,使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可能
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兩個重要分支,具有基礎性、支撐性的戰略地位。自2000年《國務院關于引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發布以來,我國軟件產業與集成電路產業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新時期。
在集成電路領域,十年間,我國集成電路產量增長了11倍,占全球總產量近10%,銷售收入翻了三番,占全球產業比重達8.6%,在一系列重大專項的支持下,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企業實力得到明顯提升。一批領軍企業快速成長,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中堅力量,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的“中國芯”產品。如在中低檔通用IC市場,我國的IC卡從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應用,直至標準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體系。其應用領域涵蓋了交通、通信、銀行、信息管理、石油、勞動保障、身份識別、防偽等諸多方面。主要設計企業有大唐微電子、中國華大、上海華虹、清華同方、復旦微電子等,它們的產品包括以8位MCU為基礎的接觸式卡和非接觸式卡、32位CPU接觸式卡和非接觸式卡、RF模塊及其射頻讀寫IC以及智能標簽等芯片。家電、電表、電源、穩壓器管理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用的MCU、LCD以及ASIC等方面,已形成一支設計和產業化的骨干企業,如上海復旦微電子、杭州士蘭微、無錫矽科和友達、深圳國微等。在新興的熱點市場,目前我國自主設計的芯片產品已涉及了CPU/DSP、高檔IC卡、數字電視(DTV)和多媒體、手機以及信息安全等六大領域。IC設計技術水平接近國際主流技術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芯片的開發及其產業化也取得了可觀的群體性突破。
在新興的熱點市場,目前我國自主設計的芯片產品已涉及了CPU/DSP、高檔IC卡、數字電視(DTV)和多媒體、手機以及信息安全等六大領域。杭州國芯、晶寶利等企業的數字電視芯片在國產機頂盒和數字電視上獲得廣泛應用,加速我國廣播電視網與電信網和計算機網的融合進程。君正、瑞芯、安凱、盈方微等公司抓住消費類電子、教育電子、便攜式移動終端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銷售收入一路攀升。此外,兆憶創新的存儲器芯片、芯邦科技的移動存儲芯片、盛科網絡的網絡通信芯片在各自應用領域獲得良好反響,創毅視訊的CMMB芯片借國產手機走向海外市場,LTE芯片正接受網絡測試的考驗。
我國IC設計公司的技術水平接近國際主流技術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芯片的開發及其產業化也取得了可觀的群體性突破。
在CPU方面,主要有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的“龍芯系列”,北大眾志微系統科技公司的“北大眾志”,以及蘇州國芯科技和杭州中天微系統的嵌入式CPU“C*core”系列。這些芯片系列的誕生,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雖然目前產業化進程仍存在較大困難,但為我國今后在處理器市場與國際主流品牌同臺競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數字電視(DTV)和多媒體芯片方面,有中星微電子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以北京海爾為代表的“愛國者”系列的數字電視解碼芯片,以清華和上海交大為代表的HDTV多載波和單載波信道芯片,以上海晶晨半導體公司主導的HVD標準規格的多媒體編解碼芯片,以珠海炬力為代表的MP3芯片等。在手機芯片方面,有以上海展迅為代表的2G-2.5G雙模手機基帶芯片,3G TD-SCDMA無線終端芯片。
在軟件領域,2010年,全國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3364億元,產業規模是2000年的22.5倍,年均增長率為38%。用友、東軟、金碟、中標軟、達夢、東方通、共創開源、浙大網新、神州數碼、金山、協同軟件、新大中等一大批民族企業憑借其自有知識產權,樹立了中國本土軟件品牌。在各細分領域,國產嵌入式軟件的研發和應用,大大提升了國內制造業和信息家電產品附加值,應用產品涉及手機、數碼相機、移動互聯網設備、便攜式媒體播放機、數字機頂盒等;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方面,中國品牌越來越得到國際認可,2008年我國承接包括ITO(信息技術外包)和BPO(業務流程外包)在內的服務外包協議金額達到38.1億美元;開源軟件方面,我國已涌現一批國際公認的Linux新興企業,每年分別與Dell、HP、華碩、聯想等簽訂數百萬套OEM預裝協議,龍夢自主開發的LinuxPC量產已起步,中科紅旗、中標軟件與Intel合作,開發基于Linux的MoblinV2(SDK),支持OEM廠商推出的上網本及MID,也已投放市場;工業軟件方面,用友、金碟等國內經驗管理軟件的主要廠商的產品定位從終端ERP市場逐步邁向高端市場,成為國內市場的主力軍,已越來越多地被國內企業所青睞,甚至一些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在華企業也選用中國本土的軟件產品;另外國產軟件企業在電子商務、游戲軟件、民族語言軟件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現。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根基已基本具備,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將構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穩步發展的堅實基礎。與十年前相比,利用國產軟件與集成電路產品推動電子信息整機產品換代升級成為可能,而不僅僅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