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 信息技術大有可為
由英特爾主辦的全球IT界高水平的技術論壇活動——2010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ntel Developer Forum, IDF)將于4月13至1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IDF連續第4年在中國首發。本屆IDF以“智領先機,共創明天”為主題,旨在抓住智能計算和個性化互聯網時代機遇,揭示產業發展脈動,攜手合作伙伴引領創新,搶占復蘇增長之先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8446.htm2010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技術前瞻日”4月1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公布了全新研究議程,其宗旨是立足中國、服務中國(By China, For China),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嵌入式系統研究院。
英特爾高級院士康凱文在會上作了《面向智能交通的信息技術》的主題演講,以下是其演講的概要內容。
今天,全球的交通運輸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包括城市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公共交通系統效率不高,希望交通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對環保友好型交通工具和汽車信息娛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過去幾年,我們在不斷的完善交通系統,包括各國大力投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開發環保車型,不斷提高汽車安全性設計等等,但是僅僅依靠修路、基建等手段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還需要依靠信息技術來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
英特爾認為交通領域的下一波創新將來自信息技術,智能高效的交通需要信息技術的大力支撐。而要實現智能交通,它的繁榮還需要一個豐富的、標準化的生態環境。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數據采集與合成、無線通訊、用戶交互和體驗、服務支持等,具體產品技術如傳感器、無線通訊(交通工具之間,以及與云計算數據中心之間的溝通)等。
首先,智能交通將產生海量的數據需要處理和傳輸。以一輛車為例,諸如“我在哪?我去哪?誰在我周圍?前方交通情況如何?......”等信息需要通過傳感器來收集,然后經過處理之后在儀表盤上顯示出來。這里需要用到一些新的技術,如全球定位系統、交通導航系統、云計算、4G無線網絡等。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運輸的使用模式必須有跨產業的聯合行動,包括IT、運輸、汽車、服務提供商、電信等多個行業之間的協作。
其次,對于駕駛員來說,過多的信息也可能使他分心,因此需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信息——在合適的時候提供合適的信息,這些也都是信息技術可以實現的。以車輛上的用戶界面為例,今天汽車的儀表盤跟飛機比起來,顯然太落后了。為此,通過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對信息進行組織、過濾和優先級排序,及時給駕駛員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且簡化用戶選項,提供全新的自然的用戶界面。
由東軟和英特爾開發的新一代汽車儀表導航系統,通過汽車前面和后面的6個攝像頭,捕捉周邊車、人、物、交通標識等信息,處理后反饋給駕駛員
最后一點是智能交通的標準。沒有標準,智能交通很難得到好的發展。IT行業對于標準 的重要性都很清楚,電視有標準,電腦有標準,互聯網有標準,我們希望未來汽車與汽車之間可以對話,單個汽車和云之間可以對話,這也同樣需要標準。只有建立統一的標準,這個領域才能健康發展,包括遠程信息處理、信息與娛樂、互聯網絡等方面都需要標準。目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在無線通信、信息處理、傳感器等方面已經有了不錯的技術積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