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全球半導體市場今年仍將兩位數增長 三大趨勢影響未來
目前,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經走出了下行周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在3月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際半導體組織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表示,2023年整個半導體市場進入了下行周期,下滑11%;但在2024年實現了強勁反彈,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了近20%,達到6280億美元,預測今年還將呈現兩位數的增長。而生成式人工智能需求、汽車行業增長、物聯網設備擴展和5G/6G技術部署,將是2025年半導體行業增長的關鍵促進因素。
“從目前分析機構的預測來看,預計今后6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都能實現正增長。”他提出,這和半導體產業周期性的本質不太一致,主要受到了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技術應用影響。總體來說,2030年邁向萬億美元的規模是可以預見的,甚至可能更早實現。
居龍對第一財經表示,全球半導體的發展將受到三大趨勢的影響,一是地緣政治的重構,二是全球經貿格局的重大變革,三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帶給社會的改變。
近年來,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和市場加速重構。
“中國當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銷售市場。根據行業預測,2025年中國設備增長整體會有所下降,但仍會持續投資。”居龍提出,中國仍是全球半導體設備的重要市場。在中國半導體內需市場以及國產化趨勢的推動下,國內的產能需求仍在增加,技術水平也在持續提升。雖然某些節點不可避免地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或遇到瓶頸,但這是發展的趨勢,“中國半導體產業整體前行的動能不會停。”
SEMI報告稱,從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來看,2024年全球設備支出預計達到創紀錄的1128億美元,未來三年將持續增長。中國已連續五年為全球半導體設備最大市場。
為了跟上芯片需求持續增長的步伐,全球半導體制造產能預計將在2024年增長6%,并在2025年實現7%的增長,達到每月晶圓產能3370萬片(wpm,wafers per month)的歷史新高(以8英寸當量計算)。預計中國芯片制造商在2024年增長15%至885萬片(wpm)后,2025年將增長14%至1010萬片(wpm),幾乎占行業總產能的三分之一。
“除了中國及亞太對半導體制造持續有投資的地區之外,我們也觀察到,北美、歐洲、日本、東南亞地區積極加入投資制造業的行業,甚至印度、中東這些新興市場也開始加大對于半導體產業的布局。”居龍表示,這也體現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重塑趨勢。SEMI從2024年開始在印度舉辦SEMICON India。
而每年定期在上海舉行的SEMICON China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半導體年度盛會。今年將在3月26日開啟的SEMICON China有望在2024年創下16萬名觀眾的基礎上再創新高。展位面積、展商數和展位數都較去年呈現10%以上的增加,分別增加至10萬平方米、1400個展商及5000多個展位。今年的20多場論壇也將聚焦產業熱點,包括可持續發展和化合物半導體等。
春節期間,DeepSeek橫空出世。在居龍看來,這樣的創新突破說明,產業創新多半來自民企,而政府可以提供政策的引導和資金支持,給民企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就產業的發展規律而言,半導體終歸是國際化的產業,中國善于開拓新局面,但產業的創新也不能忽視與其他國家的互動,全球市場應該是中國企業的發展目標。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