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自主可控!華為全球88個子公司15小時完成MetaERP切換!
5月22日消息,華為官方心聲社區發布了題為《從決定性勝利走向全面勝利——MetaERP 5月全球覆蓋紀實》的文章,正式宣布15小時完成了全球88家子公司以自主可控的MetaERP對原有的ERP系統的大規模切換。
據介紹,為了盡量減少對業務的影響,同時充分發揮MetaERP先進性,讓業務運營更安全高效,華為決定在2023年將全球200多個子公司分兩批進行切換。此次進行的首批大規模切換,從5月13日9:00開始,涉及亞太、歐洲、中東中亞、南部非洲、拉美5個地區部、6個賬務共享中心、75個國家,合計88家子公司,業務涵蓋ICT、華為云、終端等多個產業,于5月14日0:00正式完成平穩割接,歷時15小時,比原計劃提前了9個小時。MetaERP進入穩定運行階段。
具體來說,此次MetaERP大規模切換,華為5個地區部500多人現場集結,橫跨多個時區,完成233個業務場景驗證。集團財經賬務、稅務、資金等600多業務人員在深圳、成都及海外18個WarRoom集結。各共享中心連續15小時作戰,完成關賬、數據驗證、業務驗證等1000多任務項。稅務團隊面臨一國一稅的外部合規遵從挑戰,事無巨細地全面驗證,確保納稅準確。供應、采購、終端150多業務人員提前完成所有場景驗證。
華為表示,本次成功切換,覆蓋90%的全球稅法和會計準則,完全覆蓋全球銷售、供應、采購、交付、財經等場景,同時構建了跨領域、跨時區高效協同作戰能力,為MetaERP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資料顯示,2019年5月,華為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在美國宣布制裁之后,供應商很快就通知將對華為斷供停服,由于舊有ERP系統相當于華為的“中樞神經”,支撐了華為整個業務的運轉,一旦無法運行,公司可能將會陷入癱瘓。對此,華為當時就決定啟動對舊有ERP系統的替換,并開啟了研發自主可控的MetaERP系統。
在此背景之下,作為華為有史以來牽涉面最廣、復雜性最高的項目,在斷供三年來,華為在自研ERP方面投入了數千人,聯合產業伙伴和生態伙伴攻堅克難,成功研發出面向未來的超大規模云原生的MetaERP,2021年9月率先在馬來西亞試點成功,2022年7月華為技術等核心子公司上線,2023年1月初成功通過2022年結考驗。
在今年4月20日的“MetaERP表彰誓師大會”上,華為宣布成功完成對舊有ERP系統的替換,MetaERP已經覆蓋華為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
但是,老的ERP系統支撐了華為在全球170+國家200多個子公司每年數千億產值的銷售、供應、采購、交付、財經等業務的高效運營。面向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客戶、不同的交易場景、不同的會計準則和稅則差異,MetaERP能否完成全球切換,支撐全球多樣化業務正常開展,是MetaERP取得全面勝利的關鍵。
隨著此次華為全球88個子公司完成MetaERP對原有ERP的切換,標志著MetaERP在華為的全球業務中經受住了考驗,也成功為華為MetaERP的全面勝利切換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這主要得益于MetaERP的架構和技術全面支撐全球化業務。基于全棧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數據庫和編譯環境構建的MetaERP,已支撐了華為技術等核心子公司的業務,本次也驗證了全球大規模業務支持能力。基于云原生架構、分布式部署能力,實現了全球上萬用戶跨區域等距服務,秒級體驗;基于元數據多租的靈活編排能力,實現了全球稅法和會計準則差異化場景的敏捷響應;基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實時業務監控、分析、診斷、控制,實現了全球多幣種資金核算準確、數據一致、不錯一分錢。
此外,MetaERP的工程能力高效支撐業務無感的全球化規模割接。為了實現88家子公司業務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割接,對業務影響最小,項目組構建了完整的方案模板、自動化測試及切換工具、協同作戰指揮平臺:沉淀20多個標準方案模板,實現區域業務場景2周內完成適配;構筑8767個分鐘級端到端自動化測試流水線,3周內完成全球1.5萬個測試場景驗證;構建數據遷移、系統部署自動化工具及數字化指揮大屏,支撐全球跨地域跨時區一千多人次、三千多任務協同作戰,同時批量割接。
華為表示:“我們用自己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環境構建的MetaERP,大規模集結軍團,在15個小時之內,把全球88家子公司的老ERP成功換掉,這個事是沒人干過的,證明了我們不僅造得出、換得了、還用得好,也標志著MetaERP已具備全球化能力,這是眾志成城、認真細致的一次上線!這是氣勢如虹、酣暢淋漓的一場勝利!”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