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重磅!北大、華中大成立芯片學院

重磅!北大、華中大成立芯片學院

發布人:芯東西 時間:2021-07-1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大批芯片相關學院及專業在路上。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7月15日報道,今日,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院也于昨日正式揭牌成立。去年12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正式下發關于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通知。過去一年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安徽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均成立集成電路相關學院。

半年內4家高校成立集成電路學院


北大微電子發布快訊稱,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學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國家戰略,推動我國集成電路學科發展,深化多學科交叉融合,更好地支撐北京大學“新工科“建設,助力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加快集成電路人才聯合培養的重要舉措。

昨日,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正式揭牌,繆向水教授任集成電路學院院長。該學院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瞄準集成電路“卡脖子”難題,聚焦集成電路學科前沿,打破學科壁壘,強化交叉融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養國家急需人才,實現集成電路學科國際領跑,支撐我國集成電路事業的自主創新發展,建設存儲器、傳感器、光電芯片、顯示器、化合物半導體等特色方向。

今年4月22日,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成立儀式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新成立的集成電路學院在國內首次提出1+N聯合機制,打破學科壁壘,強化交叉融合,聚焦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布局納電子科學、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與EDA、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集成電路器件與制造工藝、MEMS與微系統、封裝與系統集成、集成電路專用裝備、集成電路專用材料等研究方向,致力于在破解集成電路“卡脖子”難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稱,學校將全力支持集成電路學院的發展建設,積極調動各方面資源為學院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中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成立于今年2月,主要服務國家對高性能通用集成電路和高端專用芯片的重大戰略需求,并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深圳市的微電子產業。學院將聚焦制造工藝、裝備、材料、設計工具、封裝測試及產業應用等集成電路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科研攻關,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努力實現集成電路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安徽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成立于去年12月30日,學院目前下轄兩個專業。其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是安徽省屬院校第一個“微電子學”專業,2017年,被納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平臺;2020年,獲批安徽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另外一個專業是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該專業將于2021年9月開始面向全國招生。今年其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計劃招生120人,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計劃招生200人。

去年12月5日,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舉行。廣東工業大學校長邱學青表示,廣工微電子學院的成立將進一步整合多方資源,凝練學科方向,促進交叉融合。微電子學院首任院長熊曉明介紹,廣工與全志、 展訊、聯發科、電子五所等20多家企業、科研院所組建“跨單位、跨學院、跨專業”的特色班,聯合培養集成電路領域的專業人才。微電子學院前身IC 2+2本科創新班學生畢業后80%入職知名芯片公司,就業平均月薪超過9000元,已成為廣工教學改革的典型代表。

去年10月1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電子學被批準更名為北航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同月23日,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儀式舉行。該學院將對標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瞄準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加速解決我國集成電路“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與集成電路產業開展深度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行業認可的高質量人才,服務國家急需關鍵核心產業發展。
政企院校聯合辦學,設立多所芯片相關學院


除了由高校獨立發起建設的學院外,政企和院校聯合辦學之風也逐漸興起。

7月4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集成電路技術現代產業學院在珠海高新區正式揭牌。該產業學院由北理珠信息學院、廣東中星電子、珠海市英思科技共同成立,將促進人才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深度位融合,為珠海乃至廣東集成電路產業培養優秀人才。該產業學院旨在瞄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匯集高校和企業優勢,深入開展政產學研協同育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將產業技術和成果引進人才培養過程,實現學科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校長趙顯利表示,集成電路技術現代產業學院的成立恰逢其時,學校鼓勵和支持校企聯合開展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

6月22日,深圳技術大學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中芯國際聯合打造的集成電路學院正式揭牌。深圳技術大學校長阮雙琛說,成立該學院是為應對供不應求的人才需求,學院及“集成電路班”的組建,為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推動學科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學院采取“全新機制”辦學,將在課題設置、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全方位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力爭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培養一流應用技術人才貢獻力量。據悉,集成電路學院作為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的二級學院,堅持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辦學特色,以培養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方面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堅持產教融合,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將積極與集成電路制造和設計領域的骨干企業如中芯國際、比亞迪、華為等聯合辦學,著力探索訂單式培養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在專業課程設計、項目研發、實習實訓、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促進企業需求側和教育供給側深度融合,著力解決集成電路產業卡脖子的技術難點。

3月27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揭牌,將面向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包括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EDA軟件等產業領域,重點服務于深圳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培養掌握電路設計、器件物理、工藝技術、材料制備、自動測試以及封裝、組裝等知識技能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3月26日,由泉州半導體高新區晉江分園區管委會聯合渠梁電子和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合作共建的“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學院”簽約成立。該學院作為一個區校企合作的集成電路產業學院,區校企三方將依托產業學院,在人才聯合培養、科技研發創新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對接,推動產業與高校深度融合,服務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產業學院建立后,三方將共同確認培養目標,共同確定培養方案;與企業共同組建師資隊伍、共同建設實驗室,共同進行學生管理、課程設置,考核學生培養質量等。

3月1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杭電紹興校區)項目簽約儀式舉行。紹興市政府、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紹興濱海新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聚焦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交叉學科,共同打造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杭電紹興校區),構建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于一體的新型高等教育載體。

去年10月22日,由南京江北新區主辦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掛牌成立,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擔任校長。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不是傳統意義的大學,而是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補充,采用“5+1+2”的設置。“5”類學院包括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學院、微電子學院示范基地、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集成電路未來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國際學院;“1”個科技園包括集成電路大學科技園篩選優秀人才及項目,展開產學研工作,扶持科技企業的孵化、擴大優秀人才的招引、促進創新成果的落地;“2”個辦公室是指就業和創業指導辦公室和師資與學員服務辦公室。
結語:大批集成電路相關學院及專業在路上


頂尖人才是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都在爭奪的稀缺資源,國內高端產業人才缺口嚴重。隨著我國開設集成電路相關學院及專業的大幕正在拉開,我們期待看到高校通過更具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和培養方案,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輸送更多專業人才。還有一些高校的集成電路學院建設計劃正在推進之中。例如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計劃建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并籌建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蘇州中心。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芯片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