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馳昂咨詢網站報道,高純度多晶硅是電子信息產業和光伏太陽能產業最重要的原材料。2008年,國內電子信息產業和光伏產業對多晶硅的需求量預計將達7.1萬噸,其中太陽能級多晶硅(純度超過99.9999%,6N)需求約為3.98萬噸,約占需求總量的56%。而在生產方面,預計2008年全球高純多晶硅產量將達到5.2萬噸,其中Hemlock、Wacker、REC等七家國際大廠的總產量預計約為4.9萬噸,國內廠商可以實現的總產量預計約為1500噸。
由于高純多晶硅市場呈現嚴重供不應求的緊張態勢,光伏太陽能產業
- 關鍵字:
多晶硅 光伏太陽能 電子信息產業 西門子 迅天宇
- 在中科院院士王占國教授看來,國內眾多多晶硅項目的無序上馬,實際上是嚴重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王院士講到,歐美先進的改良西門子工藝已經比較成功地解決了多晶硅生產的能耗和環保問題,然而目前這個技術對中國嚴格封鎖。據了解,目前中國多晶硅生產除了中硅等公司在自主研發外,還有利用俄羅斯的多晶硅提純技術結合引進歐美的設備的廠家;但這些技術與國際先進的技術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徹底解決高能耗和環保問題。
如果不采取這種先進的閉環生產方式和優化的工藝路線,那么除造成環境污染外,能耗高,成本高,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取
- 關鍵字:
多晶硅 中科院 太陽能 電池
- 近幾年來,傳統能源價格飛速上升,全球變暖等因素使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作為其上游的市場表現強勁,多晶硅價格一路上漲。國際國內產能擴張迅速。據統計,全國有近40家的企業宣布多晶硅產業,宣布的總產能接近8萬噸,并已有十幾家企業開工建設多晶硅生產線。但是,由于國外一直在多晶硅領域才與封鎖,我國的多晶硅產業處于起步階段,核心技術缺乏,生產成本高,產品待提高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分析:
一、多晶硅行業周期性強,太陽能光伏產業引發多晶硅項目投資熱潮
根據應用領域,多晶硅主要分成電子級(EG純
- 關鍵字:
多晶硅 單晶硅 太陽能
- ????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高油價時代,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沉重,新能源的發展已經刻不容緩。太陽能作為一種可永續利用的清潔能源,有著巨大的開發應用潛力。因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幾乎全部轉換自太陽能,因此太陽能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礎的能源形式。從現代科技的發展來看,太陽能開發利用技術的進步有可能決定著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
?
光伏行業需求旺盛
?
????光伏發電作為太陽能的一種利
- 關鍵字:
光伏 多晶硅
- 上海科技頭腦與河南當地資源成功嫁接,打通了國內太陽能產業一大瓶頸。記者獲悉,滬豫共建企業基于上海自主研發的物理提純法,產出99.9999%以上純度的太陽能電池硅產品,電耗和水耗分別只有“西門子化學法”的1/3和1/10,不僅使我國有了太陽能基礎材料的高地,還首次實現了對日、德等原進口國的出口,確立了在國際光伏產業鏈上的地位。??
太陽能是全世界的“朝陽產業”。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由目
- 關鍵字:
多晶硅
- 當前,晶體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單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也依然是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材料。多晶硅材料的生產技術長期以來掌握在美、日、德等3個國家7個公司的10家工廠手中,形成技術封鎖、市場壟斷的狀況。
????
多晶硅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按純度要求不同,分為電子級和太陽能級。其中,用于電子級多晶硅占55%左右,太陽能級多晶硅占45%,隨著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太陽能電池對多晶硅需求量的增長速度高于
- 關鍵字:
多晶硅
- 來自最新一期多晶硅現貨市場的消息顯示,太陽能多晶硅成交價有望創下每公斤450美元的新高,這較之去年12月現貨最高價每公斤400美元又攀上一個臺階。
這使得國內多晶硅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在近期均獲得不菲的漲幅,其中包括川投能源、天威保變、江蘇陽光和南玻A等公司。
供需矛盾造成全球多晶硅價格暴漲
以2006年的經驗數據對應計算,每生產1兆瓦太陽電池所需太陽能多晶硅10克,2006年全球共需太陽能多晶硅2.5萬噸。按照太陽能電池近5年來的復合增長率35%計算,2007年全球共需太陽能多晶硅3
- 關鍵字:
多晶硅
- 2008年2月24日,來自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百余名機構投資者和分析師云集四川樂山五通橋參加通威股份的調研會。當天,通威股份(600438.SH)董事長劉漢元宣布該公司開始進軍多晶硅行業,并公布了一個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產能計劃。國內“淘硅熱”全面升級。
據統計,隨著國際上多晶硅價格的一路上漲,目前國內有近50家公司在進軍多晶硅行業,到2010年的計劃產能將達10萬噸以上,可預見產能也超過3萬噸。而具有壟斷優勢和技術封鎖的國際市場上的前六大公司,到2010年的擴產計劃僅不到5萬
- 關鍵字:
多晶硅
- 來自最新一期多晶硅現貨市場的消息顯示,太陽能多晶硅成交價有望創下每公斤450美元的新高,這較之去年12月現貨最高價每公斤400美元又攀上一個臺階。
這使得國內多晶硅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在近期均獲得不菲的漲幅,其中包括川投能源、天威保變、江蘇陽光和南玻A等公司。
供需矛盾造成全球多晶硅價格暴漲
以2006年的經驗數據對應計算,每生產1兆瓦太陽電池所需太陽能多晶硅10克,2006年全球共需太陽能多晶硅2.5萬噸。按照太陽能電池近5年來的復合增長率35%計算,2007年全球共需太陽能多晶硅3
- 關鍵字:
多晶硅
- 回首2007年中國光伏產業,預言中的“冬天”似乎并未到來。
我國的光伏產業無疑是世界光伏業的異數。沒有上游原料的產出,缺少本國市場的支撐,但太陽能電池的產量卻超越美國,僅排在日本、德國之后,而且還誕生了像無錫尚德這樣的世界級光伏企業。
幾年前,幾乎是施正榮一人就打響了中國的光伏產業,也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國內眾多企業開始豪賭太陽能。在國外的巨大需求和令人瞠目的利潤刺激下,國內大量企業爭先恐后地上馬多晶硅項目,各地政府更是為之搖旗吶喊,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ldquo
- 關鍵字:
多晶硅
- 一直以來掣肘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多晶硅原料瓶頸或許將在兩年后被打破。瑞銀集團能源分析師陳金崇昨天在上海表示,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產能將達到目前的三倍,而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將成為全球的一個領導者。
“當前太陽能產業發展主要受到多晶硅高成本的制約。但我們預計,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的產能將達到現在的三倍。”陳金崇說。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新增產能中有相當一塊來自中國。陳金崇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預計在三年左右時間內,中國將會建立起大規模的多晶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 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多晶硅引起了市場的充分關注。在市場缺口加大、價格不斷上揚的刺激下,國內又一次涌現出投資多晶硅項目熱潮。在這場新能源發展的戰略中,天威保變、川投能源、特變電工等上市公司紛紛加入到這個行列。
然而,就在國內企業看好太陽能這塊蛋糕的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對中國興起的又一波多晶硅熱提出了異議。近段時間以來,在美國上市的國內新能源企業無錫尚德和江西賽維一個月內跌幅均達40%和50%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的緊缺對企業投資多晶硅產生了足夠吸引力,但在大量產能上馬的情況下,未來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
- 一直以來掣肘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多晶硅原料瓶頸或許將在兩年后被打破。瑞銀集團能源分析師陳金崇昨天在上海表示,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產能將達到目前的三倍,而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將成為全球的一個領導者。
“當前太陽能產業發展主要受到多晶硅高成本的制約。但我們預計,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的產能將達到現在的三倍。”陳金崇說。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新增產能中有相當一塊來自中國。陳金崇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預計在三年左右時間內,中國將會建立起大規模的多晶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電池
- 1月14日,中電科技集團第48研究所推出以多晶硅鑄錠爐為代表的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太陽能光伏裝備產品。
記者了解到,該系列多晶硅鑄錠爐一次可鑄錠240kg-270kg,晶體生長速率、爐內真空度、單爐能耗等技術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外同類型產品指標。
48所所長唐景庭介紹說,48所在2006年電子發展基金中通過競標獲得200萬元經費支持用于研發多晶硅鑄錠爐。多晶硅鑄錠爐項目立項后,48所克服重重困難,設備安裝調試一次成功,鑄造出的硅錠晶體結構和電學特性全部優良,項目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完成
- 關鍵字:
多晶硅 光伏 太陽能 模擬IC 電源
- 2004年開始的太陽能熱潮帶來對上游材料多晶硅需求的爆發增長,其價格漲幅與盈利能力均大大超過下游的電池片、硅片等環節;而由于行業的高門檻,一直以來,行業基本由傳統大廠所把持.
以新光硅業為代表的國內多晶硅廠商目前已經開始了中國多晶硅的突圍之旅,而分析傳統多晶硅大廠的情況無疑對我們深入認識行業的盈利能力、發展趨勢和未來技術走向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對六大多晶硅廠(Wacker、HSC、MEMC、Tokuyama、SGS、ASiMI)的分析,我們發現境外大廠擴產主要集中在2008年底和2010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半導體材料
多晶硅介紹
多晶硅(Polysilicon)是生產單晶硅的直接原料,是當代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信息處理、光電轉換等半導體器件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被稱為“微電子大廈的基石”。
主要的多晶硅生產商有Hemlock Semiconductor、瓦克集團(Wacker Chemie)、REC、日本德山公司(TOKUYAMA)、MEMC、Mitsubishi、Sumitomo-Titanium,以及一些中國的一些比較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