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刻機,這個生僻的工業制造設備名稱,在2020年成為了網絡熱搜詞:它和下一代工業革命的核心產品,芯片,關系密切。沒有高精度的芯片,那些改變人類生活和經濟的核心技術,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物聯網,下一代無線通信,都不可能實現。 在下一次工業革命中,先進的芯片技術是決定一切的核心 可以說,光刻機之于我們這個時代,如同蒸汽機,發電機,以及計算機之于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重要,是衡量一國科技研發與工業水平的標桿。不少專家指出,我國制造先進水平光刻機的難度,堪比當年制造原子彈。 微雕,以光為刀 那么,首
- 關鍵字:
光刻機
- 大家在使用電子產品的過程中,也能夠明確的感覺到科技發展的力量如此強大。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簡簡單單的想買一個智能化的手機,到現在買手機的時候還會考慮性能以及相應的功能。所以這就讓更多的商家在制造的時候重視起了性能方面的研究和開發。更為重要的就是芯片。就像很多的小伙伴們在買電腦的時候,還會去問一下這是什么系列用戶,是什么樣的CPU?在這些種種的市場需求之下,眾多的企業也認識到了,只有不斷的攻克芯片的技術,才能夠長遠的發展下去。然而在這半導體領域里面,三星以及臺積電這些都是老企業了。可是在芯片的研究這一方面主
- 關鍵字:
中科院 光刻機 臺積電
- 據TechWeb網站11月30日最新報道,近日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又送來一則好消息,該司已經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共同完成了1nm光刻機的設計工作。 據了解,先進制程的光刻機對于曝光設備的分辨率要求更高。與此同時,ASML已經完成了0.55NA曝光設備的基本設計工作。按照阿斯麥的計劃,預計相應的曝光設備全線準備好之后,會在2022年實現商業化。 然而,這家荷蘭企業的光刻機制造技術卻變得重大突破之際,我國芯片制造巨頭——中芯國際自阿斯麥訂購的EUV光刻機至今卻還未到貨。據悉,中芯
- 關鍵字:
ASML IMEC 光刻機 中芯國際
- 最近5nm刻蝕機被炒的很火,網上鋪天蓋地的消息都在說,中國芯片已經實現彎道超車,我國芯片將自給自足,不用擔心被卡脖子的問題了。其實這種說法是極其不專業的,純粹就是偷天換日、混淆視聽。乍一看光刻機和蝕刻機非常接近,但是光刻機和蝕刻機卻不能混為一談,因為蝕刻只是制造芯片其中之一的環節罷了。而刻蝕機也只是諸多芯片制造設備其中之一。下面我給大家聊一下蝕刻機。蝕刻機和光刻機其實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設備,不論從功能還是結構上來說都是天差地別,光刻機是整個芯片制造過程中最為核心的設備,芯片的制程是由光刻機決定的,而不是蝕
- 關鍵字:
蝕刻機 光刻機
- 14日訊,《科創板日報》記者從ASML獲悉,其公布了EUV路線圖上的新機型TWINSCANNXE:3600D的最終規格,這是30mJ/cm2的曝光速度達到每小時曝光160片晶圓,提高了18%的生產率,并改進機器匹配套準精度至1.1納米,并計劃于2021年的中期開始發貨。
- 關鍵字:
ASML EUV 光刻機
- 據國外媒體報道,光刻機制造商阿斯麥在今日下午發布了三季度的財報,他們在這一季度的營收同比大幅增加,接近40億歐元,向客戶交付并可確認收入的光刻機達到了60臺。確認收入的60臺光刻機中,14臺為極紫外光刻機,較上一季度增加7臺,但整體的交付量較上一季度減少了1臺。由于售價更高的極紫外光刻機的交付量有增加,因而在整體交付量有減少的情況下,阿斯麥三季度的營收,較上一季度并未減少,還有明顯增加。財報顯示,阿斯麥在三季度的營收為39.58億歐元,較上一季度的33.26億歐元增加6.3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29.87
- 關鍵字:
阿斯麥 光刻機
- 據國外媒體報道,為臺積電等芯片代工商供應極紫外光刻機的阿斯麥,在今日下午發布了三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他們極紫外光刻機的出貨量,已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在新發布的財報中,阿斯麥CEO兼總裁彼得·溫尼克(Peter Wennink)透露,他們的極紫外光刻機在三季度出貨10臺,算上上一季度已經出貨但尚未確定收入的,他們三季度確定收入的極紫外光刻機共有14臺。彼得·溫尼克在財報中還透露,他們在三季度新接到了29億歐元的訂單,其中包括4臺極紫外光刻機,訂單金額5.95億歐元。而在今年二季度,阿斯麥的極紫外光刻機出貨9
- 關鍵字:
阿斯麥 光刻機
- 9月30日訊,此前有媒體報道,由于先進制程推進順利和訂單量擴大,臺積電將加大EUV光刻機的采購力度,預計到2021年底采購量為55臺左右。臺積電方面回復稱:公司不評論市場傳聞。據了解,一臺EUV光刻機售價近8億元,55臺EUV光刻機價值約440億元。相關閱讀:臺積電明年底前將累計采購55臺EUV光刻機:花費超440億元出處:快科技 作者:萬南芯片制程已經推進到了7nm以下,這其中最關鍵的核心設備就要數EUV光刻機了,目前全世界只有荷蘭ASML(阿斯麥)可以制造。來自Digitimes的報道稱,臺積電打算在
- 關鍵字:
EUV 光刻機 臺積電
- 近段時間有關芯片以及光刻機的話題非常熱門,我們今天也來探討一下光刻機的話題。一臺能生產先進工藝芯片的光刻機后面究竟需要多少供應鏈去支持?制造一臺光刻機需要多少個國家的公司參與其中?看看制造一臺光刻機究竟有多困難。ASML上游供應商全球最頂尖的光刻機生產商ASML(阿斯麥爾)生產一臺5nm光刻機或許需要十余萬零部件,重量達到了180噸,單單組裝就需要一年。光刻機,集人類智慧于一身的產物。不僅如此,生產一臺光刻機需要供應鏈上不同的供應商配合,ASML的光刻機中超過90%的零件都是面向全球采購,整合了全世界最優
- 關鍵字:
光刻機
- 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白春禮稱,從2021年到2030年未來的十年是“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對此,首先要進行體制機制改革。他稱,目前已經設立了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心、大科學中心和特色所四類機構,目的是根據科研性質不同進行分類定位、分類管理、分類評價、分類資源配置。“這個工作還沒有完,只是進行了一部分,所以第二階段我們爭取在2025年要把四類機構全部做完,
- 關鍵字:
華為 中科院 EUV 光刻機 ASML
- 近期,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引發行業震動。該項目投資1280億元,作為武漢市明星項目上馬,并邀請到曾經履職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的半導體行業風云人物蔣尚義擔任總經理,如今卻傳出停工甚至可能爛尾。7月30日發布的《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中明確提及,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不過,上述文件已被刪除。事實究竟如何?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運營方為武漢弘芯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弘芯),項目位于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9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
- 關鍵字:
武漢弘芯 光刻機
- 在本周召開的臺積電技術研討會上,最重要的中心信息之一是,該公司在半導體制造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領先的工藝技術領域。 為進一步傳達信息,臺積電展示了一張幻燈片,指出了它與其他產品的相對位置:通過結合ASML的聲明和自己的內部采購單,臺積電預測他們已安裝了全世界約約50%的激活EUV機器。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擁有約60%的EUV晶圓累計生產量。 大型晶圓廠目前已知的公開EUV工藝包括TSMC的7+和N5,以及三星的7LPP(及以下任何產品),英特爾的EUV努力僅在明年進入其自己的7nm產品組合
- 關鍵字:
臺積電 光刻機
- 通過這次華為挖角半導體設備研發人員的事件,切實提升中國半導體制造端研發人員的待遇水平,為中國半導體的未來吸納更多年輕人
- 關鍵字:
華為 半導體制造 光刻機
- 作為國內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去年底已經量產了14nm工藝,Q1季度14nm工藝貢獻了1.3%的營收,預計到明年將貢獻10%的營收。中芯國際14nm工藝一大重要進展就是成功為華為代工麒麟710A處理器,四顆A73+四顆A53八核心設計,主頻2.0GHz,已經用于榮耀4T系列手機上。在14nm之外,中芯國際還有基于14nm工藝的12nm工藝改良版,此前官方表示12nm工藝比14nm晶體管尺寸進一步縮微,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錯誤率降低20%,目前已經啟動試生產,與客戶展開深入合作,進
- 關鍵字:
中芯國際 7nm 光刻機
- 作為半導體行業最重要的生產設備,光刻機實在太重要了,整個芯片生產1/3的時間及成本都耗費在光刻上,EUV光刻機更是只有荷蘭ASML一家公司能產,單臺售價超過10億美元,這個生意一般人做不了。半導體工藝在7nm及以上的時候,不用EUV光刻機也能制造,就是成本有點高。目前對EUV光刻機有需求的廠商就三個——Intel、臺積電、三星,其中后兩家的EUV工藝已經量產,Intel的要到2021年7nm工藝上才會用到EUV光刻機。那這三家公司對EUV光刻機有多少需求?根據ASML提供的計算方式,每月4.5萬片晶圓、一
- 關鍵字:
Intel 臺積電 三星 光刻機
光刻機介紹
國外半導體設備
我公司擁有國外半導體設備,包括臺灣3S公司生產的光刻機,涂膠臺,
金絲球焊機,電子束蒸發臺。
濺射臺及探針臺等各種設備,世界知名劃片機企業英國Loadpoint公司生產的6英寸--12英寸
精密劃片機,300毫米清洗機,。
如您感興趣請登錄以下網站或Email:
網址:http://www.loadpoint.com.cn
www.chihoc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