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是Cloud Computing的直譯,這個名詞中文和英文一樣讓第一次聽到的人一頭霧水。說它是未來新的互聯網概念也好,說它只是一個美麗的比喻也好,或者說它只是一種或許將會成功的營銷手段也好,總而言之,“云計算”已經來到,正在和將會改變你我的生活。
[ 我們現在購買一臺PC終端,需要購買的是顯示器、CPU、內存、硬盤等等一整套計算設備,而在“云計算”極大普及的時代,我們只需購買一臺顯示器,將這臺顯示器接入互聯網,你就
關鍵字:
云計算
上個月,自由軟件運動的發起者斯托爾曼(Richard Stallman)的身影陡然活躍起來,而他批評的鋒芒所向,正是近期以來被硅谷很多人掛在嘴邊上的所謂云計算。
他慷慨激昂的言論首先被報紙刊登,然后就在眾多科技博客中引發了一場口水大戰。斯托爾曼強調的是,這一趨勢其實是意味著用戶將失去控制權,他們將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程序、自己的資料和自己的隱私。
毋庸贅言,很多人都相信所謂云計算就是科技行業乃至于我們這個世界的未來。比如周一的時候,軟件巨頭微軟(MSFT)就最終為Windows Azure揭
關鍵字:
云計算
蓋茨,這位微軟的共同創始人們認為,云存儲的推進速度會比云計算更快。
比爾·蓋茨一直深諳一些技術領域的趨勢,作為共同創始人和微軟的領導人,他在過去30年對微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無論是在商業還是消費者市場他都引進或推廣了許多的新技術,現在,他認為,在線存儲服務,或者說是云存儲,是一種已經成熟的趨勢。
雖然蓋茨已經退出了他的作為圍繞首席軟件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將大部分的時間投入了其基金會中,但是他仍然對技術的發展趨勢持有自己的意見,在一次與國外媒體記者的“最后
關鍵字:
微軟 蓋茨 云計算 云存儲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周二舉行的“2008年度Gartner Symposium ITxpo”技術大會上,Gartner兩位分析師卡爾·克勞奇(Carl Claunch)和戴夫·肖爾利(Dave Cearley)列出了今后三年內值得關注的十大戰略技術,其中虛擬化技術名列首位。
克勞奇和肖爾利表示,所有企業用戶都應密切關注這十項技術的發展動態,以實現公司長期發展和有效降低IT開支雙重目的。
以下為Gartner所列出今后3年內值得關
關鍵字:
虛擬化 云計算 服務器 互聯網 通信 綠色IT
據國外媒體報道,甲骨文和英特爾周三宣布在促進巨型企業云計算領域達成合作,將聯手改進云計算技術的效率、安全性和標準等問題,推動實現在虛擬云計算平臺上存儲程序和數據。
甲骨文全球技術產品業務部副總裁羅伯特·辛普(Robert Shimp)發表聲明稱:“甲骨文認為,企業會喜歡在公用或專用的云計算平臺上運行自己的企業系統,但要做到這一點,云計算需要具有高效、安全及基于某些標準等特性。”
作為這項合作的一部分內容,甲骨文和英特爾將繼續努力提高甲骨文軟件在英特爾芯
關鍵字:
云計算 甲骨文 英特爾 虛擬
據國外媒體報道,IBM周三在四個國家開設了云計算中心,當地企業、大學和政府部門將得以測試基于網絡的服務和應用。
這四家新的云計算中心分別位于印度高科技之都班加羅爾、越南首都河內、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和韓國首都首爾。目前,IBM已在全球范圍內擁有13家云計算中心。
IBM旗下印度軟件實驗室副總裁Ponani Gopalakrishnan稱,云計算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技術,需對其使用模型等問題進行研究。Gopalakrishnan指出,云計算模型允許公司和個人通過互聯網遠程訪問PC以獲取服務,云計算
關鍵字:
云計算 IBM 帶寬 印度
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Bill Gates)曾經預測,與過去的10年相比,未來10年的軟件和計算技術將有更大的進步,將影響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未來10年的IT市場究竟會有哪些變化呢?美國知名IT網站《InfoWorld》日前對此進行了預測:
1. 出于成本因素考慮,整個IT市場逐步向云計算過渡。
2. 科技與人類的結合更加緊密,很大一部分人群將變成“電子人”。
3. 一套啟動只需幾秒鐘的操作系統,執行任務時幾乎無需等
關鍵字:
IT 云計算 智能手機 自動化
云計算、開放可編程的互聯網和移動性是開源面臨的三大挑戰。隨著開源逐漸深入互聯網和移動設備,開源軟件的安全性也已經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
Tim O'Reilly(“Web 2.0”之父)在近日舉行的開源大會(OSCON)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他勸告開源社區要注意三大挑戰: 云計算、開放可編程的互聯網以及開放移動性。
O'Reilly Media 公司的CEO Tim O'Reilly 在發表主題演講時稱: “我們已經加入了真正爭奪企業心靈占有率(mindsha
關鍵字:
開源 云計算 智能手機 瀏覽器
在桌面Linux一直步履蹣跚并未能取得突破性發展的情況下,Linux在服務器市場穩定的發展使得其被更多地冠以了“企業級應用”的名片。然而,隨著Linux在移動計算領域的突破,移動辦公讓Linux企業級應用的概念有了一種新的詮釋。此外,Web 2.0和云計算的發展也給開源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虛擬化領域的巨頭VMware、在移動領域牢牢占據著領先優勢的諾基亞,近期紛紛加入了開源組織Linux基金會,這一現象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隨著7月和8月在美國舉行的世界開源大
關鍵字:
開源 Linux 服務器 云計算 Web 2.0 虛擬化
VMware日前宣布,即將在美國召開的第五屆虛擬行業年會VMworld 2008將迎來創歷史性的14,000位參會人員。VMworld 2008將在下周于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隆重開幕,預期參會人員將比上屆增加了30個百分點。VMware將在大會上重點介紹新一代的虛擬化功能和產品發展趨勢。
VMworld 2008將圍繞七大主題內容召開300多場分會,這七大主題內容包括:虛擬數據中心自動化、構建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技術和架構探究、數據中心的規劃和運營、虛擬機中企業應用程序的運行、虛擬化101
關鍵字:
虛擬 行業年會 VMworld 2008 數據中心 云計算
互聯網三巨頭谷歌、微軟、蘋果分別在操作系統、瀏覽器、移動智能手機領域開始了真正的爭霸戰
1998年9月8日,谷歌在一個美國車庫中誕生,而十年之后,這家公司已經成為市值160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市值排在其前面的是微軟和IBM,它們達到谷歌的高度,分別用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和四分之三個世紀。
即便如此,“快速”的谷歌從未想過減速,上周二,這家搜索引擎公司發布了瀏覽器產品Chrome,讓微軟頭疼不已的對手,再次揮出重拳。
在微軟成長歷程中,Novell、網景(Netsc
關鍵字:
云計算 谷歌 微軟 蘋果
3PAR公司日前推出了3PAR InServ T400和T800存儲服務器。它們采用了第三代3PAR InSpire 架構,其中的3PAR Gen3專用集成電路具有精簡處理功能。隨著新的T級陣列的推出,3PAR成為了首個能在系統硬件內融入高效硅基精簡技術的存儲廠商。根據存儲性能理事會(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22.4萬個IOPS的SPC-1測試結果,InServ T800創造了一個新的SPC-1性能記錄,達到了前一代的InServ陣列的兩倍,成為了迄今最快的單系統存儲陣
關鍵字:
存儲 3PAR InSpire 服務器 云計算
“2007年至2012年期間,SSD固態硬盤全球的銷售額將年均增長70%,同時SSD固態硬盤供貨量也將高速增長,會有76%的增長額。”——IDC 在今年下半年對SSD固態硬盤全球市場的一個預測。從這份預測上來看,SDD固態硬盤將在未來的幾年里迎來很好的市場,像企業高性能計算機、軍事及產業、個人電腦、超低價個人電腦以及企業電腦將是固態硬盤未來主流市場的所在。
盡管當前SSD固態硬盤的昂貴售價成為阻礙固態硬盤普及的主要障礙,但IDC在這份報告中表示,目
關鍵字:
固態硬盤 SSD 存儲 筆記本 云計算
近日IBM公司宣布:將于2008年投資3億美元,在全球10個國家建立13個業務連續性服務執行中心。在防止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業務中斷方面,全球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需求急劇增長,此項投資可以增強IBM在這一領域的實力。這也是IBM在基礎設施方面最大的一次擴建,IBM的客戶由此將可首次獲得在云計算環境下的業務連續性服務。
業務連續與災難恢復服務可以確保企業各個層面業務的不間斷運行,協助企業避免業務中斷,對導致業務中斷的風險防患未然,并在業務中斷后進行及時恢復。在避免業務中斷和保持業務連續性領域,IBM是全球
關鍵字:
IBM 連續性服務 云計算 存儲 數據保護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IBM計劃今年投資3億美元建立13個“云計算”數據中心。企業可以在這些數據中心存儲數據,在它們自己的計算機系統出現問題后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中心快速恢復丟失的數據。
IBM計劃在10個國家建立這些數據中心,其中包括中國、日本、土耳其、波蘭、法國和美國。
IBM的云計算數據恢復技術能夠加密數據,并自動地將數據通過互聯網發送到該公司的云計算中心。
IBM的一名副總裁邁克·里格爾(Mike Riegel)日前在一次采訪中說,如果客戶的計
關鍵字:
云計算 IBM 數據中心 惠普
云計算介紹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很多因素推動了對這類環境的需求,其中包括連接設備、實時數據流、SOA的采用以及搜索、開放協作、社會網絡和移動商務等這樣的Web2.0應用的急劇增長。 另外,數字元器件性能的提升也使IT環境的規模大幅度提高,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對一個由統一的云進行管理的需求。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