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V配電在數據中心和通信應用中很常見,有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可將48 V降壓至中間電壓軌。最簡單的方法可能是降壓拓撲,它可以提供高性能,但功率密度往往不足。使用耦合電感升級多相降壓轉換器可以大幅提高功率密度,這種方案與先進的替代方案不相上下,同時保持了巨大的性能優勢。多相耦合電感的繞組之間反向耦合,因而各相電流中的電流紋波可以相互抵消。這種優勢可以用來換取效率的改善,或者尺寸的減小和功率密度的提高等。本文介紹了一個示例,其磁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原來的1/4,使得1.2 kW解決方案符合1/8磚的行業標準
關鍵字:
ADI 電源方案
實現凈零排放的一個基本要素是減少所有行業的CO2排放量。然而,根據國際能源協會(IEA)的數據,建筑行業實現2050年全球CO2凈零排放目標的進展依然不盡人意。具體而言,2030年的目標是與2021年相比每平方米的能耗減少35%。目前,建筑能耗占全球能耗的30%,為此人們擔心,除非建筑行業采取具體行動實現系統數字化轉型和自動化,否則排放目標將無法實現。為了實現有效的自動化,需要進行更多的實時數據采集,這超出了基于RS-485的傳統基礎設施的當前吞吐量和響應能力,面臨的挑戰難度進一步升級。此外,將設備和樓宇
關鍵字:
ADI 單對以太網
在現代工業自動化和通信網絡中,對于高速、穩定和精準的時間同步有著極高的要求,隨著工業4.0的提出和智能制造的發展,工業以太網應運而生,而在工業以太網之中交換機是保證通信穩定的重要的一環。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制造業、能源電力、智慧交通等領域。它可以支持工業自動化系統中各種傳感器、執行器、PLC等設備的數據通信,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同時,它還可以支持實時視頻監控、遠程維護等應用,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工業交換機還可以支持智能電網、智慧交通等
關鍵字:
ADI 工業自動化 通信
本文旨在解決DC-DC開關穩壓器的功率級設計中面臨的復雜難題,重點分析 電感問題。設計人員為了獲得各種優勢,例如減少輸出紋波和盡量縮減解決方案尺寸,往往會選擇超出推薦范圍的電感值。然而,選擇電感值過大或過小的元件都會導致意想不到 的后果,可能會造成芯片嚴重損壞并降低效率。本文還將分析探討: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措施,確保負載電流不會超過電感的最大飽和額定值,會出現什么情況。什么是開關模式電源SMPS是一種高效穩壓器,可降低輸入電壓(降壓轉換器)、升高輸入電壓(升壓轉換器),或同時執行這兩種操作(降壓-升壓轉換器
關鍵字:
ADI 振鈴 過熱
氮化鎵 (GaN) 半導體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首次作為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 (LED) 投入商業應用,隨后成為藍光光盤播放器的核心技術。自此以后雖已取得長足進步,但在將近二十年后,該技術才因其高能效特性而在場效應晶體管 (FET) 上實現商業可行性。氮化鎵目前是半導體行業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復合年增長率估計在 25% 至 50% 之間,其驅動力來自對能效更高設備的需求,以期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電氣化目標。與硅晶體管相比,氮化鎵晶體管可以設計出體積更小、效率更高的器件。氮化鎵最初
關鍵字:
ADI 氮化鎵 功率元件
本文將介紹如何通過單對數據線傳輸電力。通過新型單對以太網供電(SPoE)可以遠距離傳輸電力和數據。本文將說明系統設置以及如何為電纜供電。本文將介紹支持此類SPoE解決方案的架構和獨立集成電路。
關鍵字:
傳輸電力 傳輸電力 以太網供電 PoE.SPoE ADI
本文由ADI代理商駿龍科技工程師講解如何利用LTC1871 升壓型開關穩壓器的仿真電路來檢查開關波形,并觀察寄生電感變化時的 PCB 布局。使用理想模型進行仿真ADI LTC1871 開關穩壓器是一款異步升壓型轉換器,其輸出端采用了一個外部 MOSFET 和肖特基二極管,它的 SPICE 模型可用于構建一個輸入電壓為 1(V)、輸出電壓為 12(V) 和負載電流為 24(A) 的升壓轉換器,如下圖 (圖1) 所示。接下來開始運行仿真以觀察每個終端的波形。LTC1871 開關穩壓器仿真結果仿真結果如下圖 (
關鍵字:
ADI PCB
“實現機器人操作系統——電機控制器ROS1驅動程序簡介”一文中概述了新型ADI Trinamic?電機控制器(TMC)驅動程序,并討論了將電機控制器集成到機器人操作系統(ROS)生態系統中的方法。TMC ROS1驅動程序支持TMC驅動層和應用層之間在ROS框架內無縫通信,且適用于它支持的各種TMC板。本文將深入探討TMC ROS1驅動程序的功能,包括電機控制、信息檢索、命令執行、參數獲取以及對多種設置的支持。文中還概述了如何將電機控制器集成到嵌入式系統和應用中,從而利用ROS框架提供的優勢。
關鍵字:
202406 ADI ROS1 Trinamic 電機控制器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邊緣智能作為連接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橋梁,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近日,我們有幸采訪到了ADI 公司,就邊緣智能市場、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其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應用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于邊緣智能市場發展潛力,ADI 持有非常樂觀的態度。ADI 表示,邊緣智能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其無處不在的檢測和人工智能驅動型邊緣計算正在實時拉近計算、數據儲存與數據源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快地提供智能洞察,并節省帶寬。這種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新的能力、應用和市場,也催生了更多的創新機會。AD
關鍵字:
202405 ADI 工業自動化 邊緣智能
在2024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ADI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客戶官Anelise Sacks女士發表演講闡述了領先的技術優勢、穩健的合作關系及互聯的系統視角是在汽車產業快速變革中取得成功的關鍵。而作為一家技術領先的半導體企業,ADI在現場則展出了無線電池管理及全生命周期監測方案與全車以太網關鍵技術的E2B總線方案,助力汽車的電氣化與智能化生態構建。ADI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客戶官Anelise Sacks女士現場參觀展示demo無線電池管理及全生命周期監測方案ADI專為汽車電池管理系統的高可靠性和低延時要求
關鍵字:
ADI 無線電池管理 生命周期監測方案 E2B
有工程師表示遇到過,用示波器采集運放的輸出波形時,在某一輸入電壓處,原本很完美的正弦波出現了一點失真的情況,但不知是運放的原因還是其他外在原因。在了解工程師使用的運放類型之后,筆者得出結論:運放出現了輸入的交越失真現象。大部分工程師可能對這個現象很陌生,甚至沒有聽過這個名詞。本文將會系統且完整地介紹運放的交越失真:它產生的原因、運放的基本工藝架構對交越失真的影響,以及針對交越失真我們如何進行改善。運放基于工藝的分類運放基于工藝方面基本可以分為:Bipolar、JFET、CMOS三種架構類型,也有基于以上三
關鍵字:
ADI 運放 交越失真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開售Analog Devices, Inc. (ADI) 的MAX32690微控制器 (MCU)。MAX32690是一款先進的片上系統 (SoC),將所有必要的處理能力與各種消費類和工業物聯網 (IoT) 應用所需的易連接性和藍牙功能結合在一起,是適用于電池供電應用的理想型超高效MCU。貿澤電子供應的ADI MAX32690 MCU搭載120MHz Arm? Cortex?-M4F CPU,具
關鍵字:
貿澤 Analog Devices ADI Cortex-M4F BLE 5.2 微控制器 MCU
專注于推動行業創新的知名新品引入?(NPI)?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宣布與Analog Devices, Inc. (ADI)?合作推出一本新電子書,重點介紹工廠如何通過柔性制造方法提高吞吐量、產品質量和成本效益。在《10 Experts on Flexible Manufacturing》(10位專家暢談柔性制造)這本書中,來自ADI和其他技術公司的主題專家討論了當今的傳感器、機器人子系統和支持AI的計算單元如何提升工廠靈活性,
關鍵字:
貿澤 Analog Devices ADI 柔性制造
親愛的,我的充電器在哪里?就目前而言,這可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了。世紀之交,電池(尤其是基于鋰離子的電池)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推動了電池供電的儲能和便攜式設備的穩步增長。此外,超級電容器由于具有獨特的性質,也越來越多地用于各種應用。鉛酸電池是一項已有150年歷史的技術,至今仍廣泛用于汽車、輪椅、踏板車、高爾夫球車和不間斷電源(UPS)系統。一旦能量耗盡,這些儲能設備必須重新充電。2019年,全球充電IC出貨量為11.6億顆,預計2024年將增長至17.2億顆,年增長率為 8.6%,相當健康。收入分別
關鍵字:
充電器 ADI
摘要您對數字工廠的運作方式感興趣?本文將數字工廠的工作原理與人體的運作機制相類比,概述了數據作為數字工廠命脈的重要性。文中還探討了數字工廠如何通過智能邊緣洞察幫助提高制造工廠運營效率。簡介數字工廠是基于數據運行的系統,其中各組成要素協同工作,以優化工廠車間的運營效率。在某些方面,它可以與人體相類比。傳感器充當眼睛和耳朵,使中央控制器(或大腦)能夠了解周圍環境。執行器充當肌肉,根據需要做出調整。工廠連接網絡相當于部署在全身的神經系統,而皮膚則代表對數據保護至關重要的網絡安全技術。數字工廠的優勢在探討數字工廠
關鍵字:
ADI 數字工廠
ad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 ad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 ad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 ad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