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中觸控技術與無線通訊技術發展關鍵
行動電話市場,在 Apple iPhone 產品推出后,重新將裝置的硬件規格重新定義,觸控與無線上網應用已成必備功能,加上精致人性的人機接口設計,造成行動電話產品規劃的跟風,其實如觸控屏幕、多點觸控與人機接口概念,在行動電話設計中已行之有年,然而,在 iPhone 推出與 android 跟進,才讓消費者重新體認這些技術所帶來的便利性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9367.htm近來行動電話發生的大變革,除了是智能型行動電話的系統平臺之爭,讓市場目光大多集中在智能型行動電話上頭,但智能型行動電話所整合的觸控技術、行動運算、通訊技術,也成為 feature phone 改版的關鍵重點,從選用組件與解決方案不斷升級,也讓行動電話的使用體驗不斷提升,甚至讓 feature phone 也能有接近或媲美智能型行動電話的操作體驗。
系統平臺競爭趨于白熱化
而由智能型行動電話點燃導火線的系統平臺之爭,在 2009 年等于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年,不但 Apple iPhone 平臺快速搶占智能型行動電話市場霸主地位,而 Google 主導以開放平臺角度出發的 Android 平臺,在 HTC 、三星與后繼越來越多硬件業者揚言加入并推出新品,已對 Apple 形成一股強大的壓力,形成封閉平臺與開放平臺的市場競爭。
而在這兩強競爭的同時,反而長時間經營智能型行動電話的 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 Symbian 等系統平臺,似乎已處于弱勢的邊緣化角色,正力圖自 Apple iPhone 或 Android 競爭平臺汲取成功經驗。例如, Microsoft 正進行將在線軟件商店整合進 Windows Mobile 系統中,但實用性如何?能否創造如 Apple iPhone 與 Android 的銷售熱潮,仍有待觀察。
觀察 iPhone 或 Android 行動電話之所以會快速竄出的原因,在于 iPhone 整合便捷的無線網絡技術與軟件安裝、取得平臺,讓用戶可以依個人需求,在自己的行動電話上整合如 Web browsing 、 Social Networking 、 IM 等服務,而豐沛的 Game title 也是讓其擄獲人心的關鍵。至于 Android 除了開放平臺讓行動電話制造商大幅壓低操作系統的成本, Android 完整整合 Google 在線服務的優勢,也是目前大量 Windows Mobile 平臺硬件開發者紛紛轉投入資源開發 Android 行動電話的關鍵。
電容式觸控技術竄出
據調查機構 iSuppli 調查顯示,多重觸控的面板市場需求,將從 2007 年的 1 億多美元,預估 2012 年成長至 4 億美元以上,年復合成長率超過 3 成!而其中造成此瘋狂成長的關鍵,應是 Apple iPhone 推出再將觸控技術應用推向高峰,使沿用許久的行動電話人機接口有了全新的風貌。
觀察目前臺面上的屏幕觸控技術,電阻式觸控是市場應用量最大的一種觸控解決方案,但早期電阻式觸控會有透明度與觸控感測靈敏度的技術限制,即便如此,電阻式觸控狹成本優勢,目前在高階觸控整合的至智能型行動電話、高階 feature phone 仍相當常見。而反觀電容式觸控,早期技術較無法克服環境因素,在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讓電容觸控面板有與電阻式觸控一較高下的機會,但在關鍵的「成本」問題,仍影響新設計案導入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意愿。
電容觸控面板技術,早在 1990 年 IBM 與 Logitech 就曾提出多點觸控的設計概念,多點觸控雖不是 Apple iPhone 首創,但至少 Apple 率先大量導入并整合人性化的人機接口設計,讓行動電話操作完全可運用手指完成,而不需觸控仰賴觸控筆或外接裝置輔助,讓行動電畫的行動應用更具實質效益,掀起業界先后導入電容觸控面板設計熱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