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市場增長強勁,中大尺寸將成新的生力軍
隨著2007年iPhone的流行,全球迅速掀起了一股觸控旋風,越來越多的手機及其他便攜設備開始采用觸控面板。即使在現今低迷的經濟環境中,觸控市場仍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據摩根士丹利日前發布的報告,僅觸控面板一項,今年的營收規模就將達到38億美元,并將在未來幾年內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8536.htm除了觸控面板,相應IC、材料市場雖未見機構統計,其規模之大應也不在話下,記得在今年四月召開的中小尺寸顯示業界最具影響力的移動手持顯示技術大會上,無論是IC設計、玻璃面板、電子材料、手機方案還是手持設備廠商,所討論的話題都離不開觸控二字,由此也可見觸控市場的魅力。
未來隨著Windows 7的上市,觸控技術將由手持設備進一步擴展至計算機與嵌入式設備的使用上,必將引爆新一輪中大尺寸觸控市場的商機,長線來看,隨著價格的降低,觸控技術必將會無處不在,包括手機、PC、NB以及汽車、工業、醫療、商業以及公共服務等應用市場,徹底進入人類生活,觸控技術因此也有望成為電子信息產業下一波成長的新動力。
而在現今的觸控市場上,存在著電阻式、電容式、表面聲波式、壓電式、光學式等十余種觸控技術,這些技術各有各的優勢與缺點,并各有其合適應用,目前看來還沒有哪種技術可以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在即將起飛的PC、NB以及嵌入式應用市場上,各大技術的供應商都躍躍欲試,雖然電容式觸控技術已經在手機市場上取得良好戰績,看起來似乎占有部分先機,但由于中大尺寸應用中成本的增高,也將讓多點電阻觸控及光學觸控等技術有機可乘。
CMET2009上,觀眾試用intel帶來的移動臨床助理
如在中國國際醫療電子技術大會CMET2009上,來自intel的黃慶春先生就展示了一臺基于英特爾移動臨床助理平臺的產品,該產品配置了10.4英寸的觸控屏幕,采用五線電阻式觸控技術,可以通過筆尖、手指或者帶手套手指輸入,并具有防塵、耐濕,可以噴灑消毒液和擦拭表面等醫療設備特性。而微軟推出的Surface平板電腦則采用了光學式觸控技術,并非直接在面板上或面板外側裝設觸控模組,而是在主機內部配置了5個紅外攝像機,用來采集下面板上手指和其他物體的紅外散射光進行圖像處理,分析出手指的位置和姿態,然后計算機可以做出相應的響應。
不過,消費者也許并不會關心所用的產品使用地是那種觸控技術,只要你能提供出更酷更炫、更加人性化的人機界面即可大受歡迎,為此,各個技術必將持續朝向更薄、更輕、更低成本、更加易于批量生產的方向努力,觸控供應鏈各個環節的供應商也都要找到自身的位置,彼此有效地利用各自資源,更好的控制成本和質量,才能最終贏得市場的青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