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背光技術加快成熟 液晶膜片集成度更高
近一兩年的液晶行業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大家經歷了減價減量的大蕭條,又逐漸進入量價齊升的產業復蘇。每次危機復蘇都會伴隨著新技術、新增長點的出現,這次也不例外。在廠家進行更為嚴格的成本控制的同時,我們看到了新技術、新應用以及高附加值的產品引發了新的市場需求。以液晶背光源為例:在筆記本背光中,原有的冷陰極系統被替換成輕薄的LED系統;在顯示器背光中,傳統的四燈管結構被節電一半的兩燈管結構所替代;在電視中,動態背光的日趨成熟提供了更高的對比度和用電效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8534.htm更為可喜的是,在此輪技術革新的風潮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中國廠家的身影,這反映出已經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到液晶產業鏈當中。
LED應用給背光帶來顛覆性變化
LED背光技術發展很快,是否對CCFL造成威脅?我的回答是肯定的。LED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會成為液晶行業成長新的驅動力。從消費者層面來看將創造液晶顯示新的賣點和應用,從而拉動消費需求。從生產者層面來看則會促進配合LED進行的技術升級和產業轉換,進而繼續吸引人才和資金投入。
LED和冷陰極燈管相比,優勢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節能,冷陰極燈管的光電效率在60lm/W左右,而當前商業化的LED效率已經達到這一數值的兩倍,在實驗室中的樣品更可以再翻番。同時,LED出光方向性好,光線利用率要高于燈管。另外,冷陰極燈管的驅動需要高壓高頻的電流,相應的逆變器消耗會比較大。而驅動LED只要低壓的電流驅動就可以,驅動電路消耗小。所以從整個光電系統看,LED帶來的能耗遠遠低于冷陰極燈管的水平。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能耗的變化并不一定是簡單的量變,而可能帶來液晶顯示屏運用方式的改變。例如,現在的節能型液晶顯示器功耗都在20W上下,仍然需要使用交流電驅動。如果液晶顯示器的功耗達到10W以下,就完全可以用USB線(USB3.0)來驅動,甚至視頻信號都可以在USB上傳輸,從而使得電腦液晶顯示器變成輕薄的USB外設,引發桌面顯示的全面更新換代。
其次,LED將帶來背光源機械結構設計上的巨大變化。因為LED體積小且出光方向性好,可以大幅度減小傳統背光源中導光板的厚度,甚至可以用空氣來取代導光板介質。這一變化可以使液晶顯示設備更加輕薄從而凸顯平板顯示的賣點。當前LED液晶電視正在刮起薄型風潮,市場已現40英寸以上不足3厘米厚的產品,在展會上甚至出現了55英寸厚度不足1厘米的產品,這勢必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強的視覺沖擊以及消費升級欲望。
最后,冷陰極燈管中的汞是回收成本高且對環境危害很大的一種物質。一旦燈管破裂或者被隨意丟棄則會對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如污染地下水資源等。因此歐盟已經提出要在近兩年內禁止汞在液晶顯示設備中的使用。從環保的角度看,LED逐漸替代冷陰極燈管也將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LED的應用可能會給背光帶來顛覆性的變化。3M早在5年前就開始著手利用公司核心技術平臺,開發可以充分發揮LED特點的光學和機械系統。舉個例子,LED的光譜分布和冷陰極燈管是不同的,利用這樣的區別我們制作了成本更低的反射偏光片。有了LED之后是不是還需要沿用現在的背光結構呢?3M已經研究出了不用導光板,或者不用膜片,甚至兩者都不需要的背光系統。LED給液晶顯示帶來的變化才剛剛開始,隨后發展如何我們也拭目以待。
導光板越來越薄
提到了光源的技術進步就應當提一下在導光板以及液晶膜片上的革新。導光板現在厚度越來越薄,且在材料上也都逐漸克服了變薄所帶來的翹曲和變形等問題,這也給液晶顯示輕薄化打下了基礎。以3M公司的一款產品為例,這款新型的導光板只是一張0.2mm厚的塑料薄膜,配合LED光源使用可以基本取代原有的導光板、擴散片及棱鏡膜等部件的功能從而使小型液晶設備的背光厚度減少一半以上,而且組裝更為簡便。在大尺寸中,3M在液晶電視中所發明的空氣導光板可以使42英寸液晶電視甚至比普通24英寸顯示器還要輕、還要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