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深度調整即將啟幕 政府調控或重新定位
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一直是整個行業的敏感神經。但是,經濟危機發生以來,各個行業都有所盤整,在光伏行業,上網電價乃至補貼政策的效用開始遞減,光伏產業開始呼喚更深層次的變革,其中就包括政府相關調控職能的重新定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8160.htm上網電價與補貼政策有所失靈
“你一定聽說了0.69和1.09的故事。”9月4日,國內某中型光伏產業發展商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特別提醒記者關注這個“業界故事”。
該發展商指的是敦煌光伏發電項目,0.69和1.09是該項目招標的前后兩個上網電價。這個占地1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年均發電1637萬千瓦時的光伏發電項目,3月開標,6月底中標結束。
本來,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正式復函,“由上網電價最低者中標建設”,國投華靖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競標體,3月開標不久,就將以0.69元/千瓦時(度)的價格獲得該項目。
但是,6月底,最終公布的中標者是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領銜的競標聯合體,中標價是1.09元/度。
有輿論和業界聲音,將此前后變化解讀為,敦煌項目是中國最大的光伏發電站示范項目,其定價可能作為國內并網光伏電站的基準價之一,也可能作為國內光伏發電補貼政策出臺、國家大規模推廣并網光伏發電的重要依據。
本報記者采訪的業界專家和業內人士則認為,上網電價以及補貼政策并沒有扼住光伏產業的“喉嚨”。
“1.09元/度的價格即使符合《洛陽宣言》的要求,也不能解決光伏企業的心頭憂慮”,上述中型光伏產業發展商說。6月,借在河南洛陽舉辦行業年會的機會,13家光伏企業曾簽署一份《洛陽宣言》,宣布將在2012年將光伏上網電價控制在1元/度。
“但是,這也只是個行業愿景,在短期內能否達到是個未知數”,上述發展商說,目前,火電上網電價約為0.30元/度-0.40元/度,風電上網電價約為0.50元/度,此前獲批的四個并網光伏電站項目上網電價均為4元/度,1元/度的價格顯然缺乏現實依據,更遑論0.69元/度了。今年“兩會” 期間,遼寧奧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建民曾公開表示,當前太陽能發電成本2元/度。
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還認為,無論是國家今年推出的“太陽能屋頂計劃”還是“金太陽”計劃,從一定程度上講都是在補貼光伏產業的“規模”,而不是技術改造或者產業升級,這相當于鼓勵產能擴張,所以才會“突然發現”光伏總產能過剩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