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攜手安森美?(onsemi)?和?Würth Elektronik為持續增長的太陽能逆變器市場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全球逆變器市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微型逆變器和組串式逆變器的安裝便利性,以及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增加。對農村電氣化和可再生能源部門的大量投資預計將為市場上的現有和新興參與者創造盈利機會。安森美碳化硅?(SiC)?解
關鍵字:
貿澤 安森美 Würth Elektronik 太陽能 儲能
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的智能電源與傳感技術公司onsemi發布了其最新一代硅和碳化硅(SiC)混合功率集成模塊(PIM),采用F5BP封裝,旨在提高公用事業級太陽能串式逆變器或能源儲存系統(ESS)的輸出功率。與前幾代產品相比,這些模塊在相同的尺寸下提供了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使得太陽能逆變器的總系統功率從300kW提高到350kW。對于容量為1GW的公用事業級太陽能發電場,使用最新一代的模塊可以每小時節省近2MW的能源,相當于每年為700多個家庭供電。此外,使用新一代模塊可以減少模塊數量,從而降低
關鍵字:
太陽能
安森美近日推出采用 F5BP 封裝的最新一代硅和碳化硅混合功率集成模塊 (PIM),非常適合用于提高大型太陽能組串式逆變器或儲能系統 (ESS)的功率。與前幾代產品相比,這些模塊在相同尺寸下提供了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將太陽能逆變器的總系統功率從 300 kW提高到 350 kW。這意味著,使用最新一代模塊的裝機容量為一千兆瓦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每小時可實現近兩兆瓦的節能效果,相當于每年為超過 700 戶家庭供電。此外,要達到與上一代產品相同的功率,所需的模塊數量更少,可將功率器件的元器件成本降低 25%
關鍵字:
安森美 功率模塊 太陽能 儲能
中國快速發展的太陽能行業正在迅速改變中國大陸能源供應格局,據專家統計,今年6月中國的光伏和風能發電量首次超過煤炭,預計到2026光伏將成為中國最主要的能源來源。《德國之聲》報導,據能源咨詢公司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統計,2026年光伏將成為中國最主要的能源來源,累計容量超過13.8億千瓦,比煤炭多1.5億千瓦。報導說,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增了超過1億千瓦的光伏發電裝置,而新增的煤炭發電裝機容量僅有0.8億千瓦。不過,中國煤炭消費量在全球占比超過50%,依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
關鍵字:
中國能源 風能 太陽能 煤電
碳化硅場效應晶體管(SiC FET)接近于理想的開關,具有低損耗、寬帶隙技術和易于集成設計等優勢。Qorvo的SiC FET技術如今以高效模塊化產品的形式呈現;本文探討了這種產品形態如何使SiC FET成為太陽能逆變器應用的理想之選。
關鍵字:
202407 太陽能 PV SiC FET 寬帶隙 碳化硅 光伏
6月19日,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旗下科陸電子、合康新能攜多款儲能、光伏新品亮相德國慕尼黑電池儲能展(EES Europe 2024)與太陽能展(Intersolar Europe 2024),向全球客戶展示了在大儲、戶用儲能、光伏領域的設計研發、制造運維,以及智能管控方面的能力,為全球能源的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科陸電子:液冷儲能系統新品Aqua-C2發布科陸電子(C3 330展位)此次發布的Aqua-C2具有極致性能、極致安全、極致服務、智能管控等特性。在極致性能表現上,Aqua-C2擁有更高
關鍵字:
美的工業技術 科陸 合康 電池儲能 太陽能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日常生活深深依賴于電網,為了確保電力供應的可靠性,我們必須對電網進行持續監測與精心維護。隨著越來越多用戶從不可再生能源過渡到可再生能源,電網的日常供需不斷變化,因此我們必須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隔離式電流檢測通常是基于霍爾或基于分流器的檢測,可以安全準確地測量提供給電網的電流或從電網汲取的電流,從而有助于管理電網。例如,在電動汽車 (EV) 充電系統和太陽能系統中,為了保護低壓電路控制免受高壓瞬態的影響,必須進行隔離。圖1所示為電動汽車充電和太陽能應用中的電流檢測。在這些應用中,電流檢測
關鍵字:
太陽能 電動汽車充電器 電流檢測 德州儀器
IT之家 5 月 8 日消息,當地時間 5 月 7 日,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綠能在西班牙馬德里宣布晶硅電池效率新紀錄,并推出全新一代組件產品 Hi-MO 9。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隆基自主研發的背接觸晶硅異質結太陽電池(HBC)光電轉換效率達到 27.30%,再次刷新了單結晶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這是繼 2023 年 12 月隆基創下 HBC 電池轉換效率 27.09% 世界紀錄后的再突破。IT之家注意到,在此之前,隆基已先后 16 次打破電池效率世界紀錄,并成為晶硅單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隆基綠能
能量產率模型(Energy Yield Model)由歐洲綠能研究組織EnergyVille成員—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和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UHasselt)所開發,該模型利用由下而上(bottom-up)設計方法,精準巧妙地結合太陽能板的光學、溫度及電氣動力學,正在為太陽能預測帶來全新氣象。在追求永續能源方面,太陽能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太陽能具備難以預測的特性,挑戰了準確預測能量(和財務)產率的實現。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和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UHasselt),透過他們在歐洲綠
關鍵字:
量產率模型 太陽能 imec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深入推進,太陽能利用技術獲得長足發展動力,已成為世界快速、穩定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在我國節能減排的發展戰略下,太陽能發電等光伏產品應用率逐漸提升,產業逐漸由居民生活向工業生產滲透,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作為光伏產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下游需求拉動我國單晶硅片市場需求上漲,同時相關的晶體生長設備需求顯著增長。案例背景 案例用戶為國內某光電功能材料專用晶體生長設備解決方案商,為保障其設備穩定運行,用戶對其核心計算單元-工業計算機的品質與性能提出了極高要求:1.為保障控制系統精準、穩定運
關鍵字:
太陽能 新能源 晶體
儲能系統價格變得越來越實惠,電價也在上漲,因此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許多住宅現在使用太陽能發電和電池儲能相結合的系統,確保在太陽能無法滿足需求時能夠提供能源。圖 1 展示了一個住宅用例,圖 2 展示了如何將典型的光伏逆變器系統與儲能系統進行集成。圖 1:一種住宅用太陽能發電和儲能系統安裝方案圖 2:具有儲能系統的典型光伏逆變器系統理想情況下,這種類型的系統具有可實現交流/直流和直流/直流轉換和高功率密度的高效電源管理組件(具有盡可能小的解決方案尺寸),這些組件具有高度可靠性(損耗超低)并有助于將產品
關鍵字:
TI 太陽能 儲能系統 轉換器拓撲
這個機器人會修剪你花園里的草,呆在指定的區域內,避開所有障礙,完全自主工作,用太陽能電池板自動充電。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一種機器人割草機,它由太陽能供電,能夠僅利用來自太陽的清潔能源進行操作;這與商業項目有很大的不同,商業項目需要一個連接到電網的充電站。在設計太陽能驅動的割草機時,至關重要的是,大部分能量來自太陽,當然,如果太陽能足以為機器人完全供電,最終結果就會得到:然而,鑒于現有太陽能電池板的低效率,這一目標將很難實現。在我們的項目中,機器人的整個表面都是太陽能電池板,同時也是一個蓋子:只有側面是
關鍵字:
Arduino 太陽能 操作機器人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看到了使用 LM311 和可控硅的 9v 電池充電器電路圖。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看到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為鉛酸蓄電池充電的電路。太陽能概念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隨著不可再生能源的減少,太陽能的使用也在增加。這種太陽能不僅在地球上使用,也用于沒有電力供應的空間站。以下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為 12V 1.3Ah 可充電鉛酸蓄電池充電的簡單電路。該太陽能充電器具有電流和電壓調節功能,還具有過壓切斷功能。由于輸出電壓可調,該電路還可用于以恒定電壓為任何蓄電池充電。充電電路的規格太陽能電池板額定功率 -
關鍵字:
太陽能 電池 充電器
出于對新能源光伏產品的熱愛,這次推出的太陽能車充方案依然延續了上一代家用太陽能光伏充電架構——采用光伏板加充電控制器的二階架構。兩者具有相同的工作控制原理和充電保護電路,當電池充滿電時,控制器會自動斷開充電回路,以保護電池不過充。但兩者也有區別,一個是家用,一個是車用。家用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為不需要移動光伏板和電池。而車用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元器件還要用到車規級的才可靠,車也是移動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氣候,這在使用場景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開發這套太陽能車充方案是出于對車停久了打不著火的苦惱,我自己就有切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車充 l2904 std45n10f7 st
太陽能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其發電量年年都有增長。然而,如何才能讓電能從源頭轉移到儲能系統(ESS)中,然后再輸送至負載?這個過程就是電力輸送。就概念而言,這一過程十分簡單,然而實施起來卻非常復雜,畢竟電能的多少和能源的一致性隨時會發生難以預測的變化,系統功率水平也并非一成不變。太陽能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其發電量年年都有增長。然而,如何才能讓電能從源頭轉移到儲能系統(ESS)中,然后再輸送至負載?這個過程就是電力輸送。就概念而言,這一過程十分簡單,然而實施起來卻非常復雜,畢竟電能的多少和能源的一致性隨時會發生難
關鍵字:
太陽能,儲能系統
太陽能介紹
【概念】
太陽能(Solar)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在太陽內部進行的由“氫”聚變成“氦”的原子核反應,不停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斷向宇宙空間輻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太陽能。太陽內部的這種核聚變反應,可以維持幾十億至上百億年的時間。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輻射功率為3.8x10^23kW的輻射值,其中20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大氣層。到達地球大氣層的太陽能,30%被大氣層反射,23%被大氣層吸收,其余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