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市場分析 > 多晶硅“過剩”謎底拆解 準入門檻或將出臺

多晶硅“過剩”謎底拆解 準入門檻或將出臺

作者: 時間:2009-09-1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9月10日,一支由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帶隊的“國家產業調整調研組”造訪徐州。調研組陣容極其豪華,囊括全國人大常委會財經委、科技部、中編辦、知識產權局等數個國家要職部門,投資過熱成為該調研組重點關注內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8159.htm

  “這并不是國家第一次調研行業的投資過熱問題,早先的8月11日,國家數個部委已會商江蘇中能、賽維LDK、洛陽中硅等企業討論這一問題。”14日,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配合8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達成的共識,新近相關多晶硅投資準入門檻或將出臺。

  多晶硅作為產業的基礎生產原料,此前因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多晶硅與傳統產業鋼鐵、水泥等同時遭到國務院“點名”。

  令人驚訝的是,在部分多晶硅企業遭遇停產或是限產的同時,一線多晶硅巨頭仍在擴產路上疾行。以江蘇中能為例,其三期第三條5000噸的生產線將于9月底投產,屆時將形成18000噸的生產規模;賽維目前第一條5000噸生產線已于9月初建成,年底全部生產線建成后將達到15000噸生產能力。

  “如果多晶硅投資門檻出臺,那么將有效遏制部分地方多晶硅盲目、粗放的多晶硅投資格局,同時也會對現有小廠形成沖擊。”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中能)副總經理呂錦標相信,今年年底及明年,將是多晶硅行業洗牌的時機,“百噸或是千噸的小廠將會出局”。

  過剩謎底

  根據記者了解,以1.8萬噸的產能,江蘇中能躋身亞洲第一、全球前三的多晶硅生產企業行列,并規劃至2010年產能擴至2.1萬噸。

  “之所以敢于擴大產能,緣于有充足訂單在手,現在雖然開足馬力生產,但我們每月仍虧欠下游企業100噸左右的多晶硅。”呂錦標解釋,該公司先前與尚德電力、常州天合、南京林洋、晶澳大陽能等下游電池企業簽定了5-7年的長單,需供應33311噸多晶硅。

  呂錦標表示,2.1萬噸的產能為在1.8萬噸生產線基礎上的技術改選提升,今年該公司計劃產量為7500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60%,世界總產量的15%。

  除卻江蘇中能和賽維LDK外,英利集團目前一期年產3000噸多晶硅工程即將于10月投產,并計劃年內啟動二期6000噸工程建設,并最終形成1.8萬噸/年的生產能力。

  多晶硅巨頭們的擴產,帶來業內外相應的擔憂。據統計,我國多晶硅產量2005年僅有60噸,2006年也只有287噸,2007年為1156噸,但2008年狂飆到4000噸以上。

  中投證券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蘇、云南等20多個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設、擴建和籌建多晶硅生產線,總建設規模逾17萬噸,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倘若這些產能全部實現,相當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兩倍以上。

  保利協鑫能源執行總裁江游分析,目前國內這個行業有20多家企業進入,如果預測明年安裝量為12G瓦計算,其所對應多晶硅供應量為7-8萬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規劃全部上馬且化為現實產能,這個行業確實過熱”。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多晶硅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