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帶來的利益不可忽視
從2009年2月1日起,我國的家電下鄉工作在全國全面推廣,旨在提升農村生活水平,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但家電下鄉政策似乎在元器件行業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筆者以為,在當今全球經濟情況不理想、產業發展前景十分不明朗的前提下,家電下鄉政策的發布對于元器件企業,尤其是本土企業來說,是一條打破現有格局的突破之路。有消息稱,家電下鄉中受益較大且確定性強的公司括小天鵝、青島海爾、美的電器、澳柯瑪等國內知名白色家電企業,那么作為給這些公司供貨的元器件配套企業來說,無疑是增加了一條出貨的通道,對于緩解企業原有業務的惡化,緩解經營壓力必定有幫助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1335.htm就數據而言,聯合證券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測算,連續四年在全國農村對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四類農民需求量大的產品實施“家電下鄉”,可實現家電下鄉產品銷售近4.8億臺,累計可拉動消費9200億元。依此估計,假設彩電中電子元器件的成本占比為15%,冰箱為5%,洗衣機為8%,手機為18%,綜合計算,占比在10%左右。按9200億元計算,對電子元器件的貢獻每年在232億元。232億元,可能僅占到我國元器件行業整體規模的很小一部分,但“蒼蠅再小也是肉”,這232億元的市場對于那些目前急需轉型或改革的企業來說,或許將是另外一塊兒“蛋糕”。況且,我國的各大半導體企業還可以針對我國農村的特殊條件,努力挖掘新的市場。如開發一些節能性更高的器件,用以配套家電產品,滿足下鄉家電的節能需求。
關于家電下鄉:
家電下鄉政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是財政和貿易政策的創新突破。主要內容是,順應農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運用財政、貿易政策,引導和組織工商聯手,開發、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特點、性能可靠、質量保證、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并提供滿足農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務;對農民購買納入補貼范圍的家電產品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以激活農民購買能力,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
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創新之處:
財政補貼家電下鄉政策,是對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給予補貼。將補貼品種和型號、補貼的比例、補貼資金的負擔等政策設計好,將補貼流程設計既科學合理,又簡便易行,確保補貼資金及時撥付給農民是最關鍵的。但家電下鄉政策與其他對農民補貼政策的不同之處:
1、以往對農民的補貼主要側重于生產,而家電下鄉是對消費環節的補貼,只有農民購買了家電才給補,直接拉動消費。
2、家電下鄉利用財政政策杠桿,引導生產企業設計、開發、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的產品,完善售后服務,同時引導經銷商健全農村家電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實現了財政政策與生產、貿易政策的結合,利民、利企、利國,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這是這項政策的創新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