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上海發布首款45納米處理器“上海”
中國公司將在發布其研發代號同樣為“上海”的新一代四核皓龍服務器,這是AMD推出的首款45納米處理器,從制程工藝上說,AMD推出45納米技術的時間比英特爾晚了一年,但AMD稱“上海”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它是“x86架構服務器性能的新王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9984.htm11月13日,AMD向全球宣布其新一代45納米四核皓龍服務器處理器“上海”上市。“上海”是AMD首款以中國城市命名的處理器,主要用于服務器。為了表達對“上海”的信心和特殊意義,AMD中國公司3日下午將舉辦一場盛大的發布會,向業界展示“上海”的技術實力及OEM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
除了選定在上海這個城市發布“上海”外,AMD中國公司對于“上海”的具體發布地點選擇也是煞費苦心,他們選擇了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上海超算中心目前擁有一臺全球排名第十、中國排名第一的高性能計算機——曙光5000A。這臺計算機的處理器即是使用了AMD公司的處理器。此外,AMD與上海超算中心還在今年7月成立了聯合實驗室。
AMD公司宣稱“上海”是x86服務器性能的新王者,其性能比上一代“巴塞羅那”提升了35%,功耗降低了35%,今年年底前,OEM廠商將推出25款采用“上海”的服務器。
AMD上一代四核皓龍處理器“巴塞羅那”在去年9月發布后,由于技術故障推遲了半年才大規模上市。因此,此次“上海”的發布對于AMD而言,是一次證明自己技術實力及重拾市場信心的好機會。此外,在AMD正努力扭虧的當前,“上海”對于AMD的扭虧,甚至生存都至關重要。
性能最高提升35%
在性能方面,AMD“上海”大幅提高了時鐘頻率;三級緩存容量從巴塞羅那的2MB提高到6MB;支持DDR2-800內存,而上一代四核皓龍處理器巴塞羅那只支持DDR2-667;AMD的虛擬化技術可以提供更快的虛擬機轉換時間、提高虛擬機的效率、減少軟件虛擬化的開銷;AMD還將于2009 年第二季度推出超傳輸總3.0 (HyperTransport 3.0)技術,進一步增強AMD革命性的直連架構,使得處理器之間的通信帶寬提高到17.6GB/s。
AMD公布的測試數據顯示,與上一代四核皓龍處理器相比,“上海”的性能最高可提高35%。
AMD公布的性能測試數據顯示,基于AMD 四核皓龍2380型號處理器的平臺,在SPECpower_ssj 2008基準測試中取得每瓦761ssj_ops的總成績 (308,089 ssj_ops @ 100% 的目標負載),而英特爾四核平臺為總成績為每瓦561ssj_ops (267,804 ssj_ops @ 100%的目標負載)。
AMD公司負責計算解決方案業務的高級副總裁Randy Allen表示,“上海”是x86服務器性能的新王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