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芯片生產業務:AMD走向減負之路
2008年9月7日,喧鬧多時的拆分計劃塵埃落定。AMD宣布,接受阿聯酋ATIC公司和穆巴達拉公司84億美元的投資(ATIC是一家由阿聯酋阿布扎比官方建立的投資公司,主要投資高科技領域;穆巴達拉是阿布扎比另一家政府投資公司),將把業務剝離出去,與ATIC合資組建一家獨立的新公司專門從事芯片制造業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8901.htm新公司的名稱暫時被定為Foundry Co.,它將由AMD在德國德累斯頓的芯片制造廠以及位于紐約規劃中的新廠組成,總部設在美國。據悉,AMD將擁有合資公司44.4%股份,ATIC持有剩余55.6%,兩家公司將在合資公司董事會獲得相同席位,掌舵者為AMD前任CEO魯毅智。
商業是如此殘酷而無情,AMD為何剝離芯片生產?能否通過分家達成它想要的結果?商業又充滿戲劇性,AMD剛一宣布分拆計劃,恐AMD在研發與設計做大從而威脅自身的英特爾就揚言上訴AMD分拆計劃,一場新的博弈由此上演。
AMD分拆博弈48小時全追蹤
2008年10月7日
北京時間11:00 北京
一條短消息。“哥們兒,告訴你一條大新聞,我們有大事要發生了。”是一位AMD大中華區總部來的“內線”。
此時,AMD全球官方網站已用“AMD TO MAKE SIGNIFICANT CORPORATE ANNOUNCEMENT”這樣的大字標題作出預告,稱即將有重大消息公布。
記者終于撥通了“內線”電話,“內線”猜測說,很可能和“Asset Smart”戰略有關。所謂“Asset Smart”,是AMD從去年初開始實施的一項名為“簡化資產”的策略,其實質就是出售工廠或引進戰略投資。
難道AMD分家傳聞要實現了?
北京時間14:00 北京
AMD即將分家的消息開始頻頻見諸于互聯網。記者前往位于中關村融科大廈的AMD大中華區總部打探消息,公關部與市場部集體保持沉默,稱以總部聲明為準。
北京時間21:00 美國加利福尼亞
北京時間晚上9點,美國太平洋時間5點——表面看上去,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的AMD總部風平浪靜,但一個決定AMD未來命運的決策時刻到來了。
AMD新任CEO德克•梅爾、離職不久的前CEO魯毅智,甚至公司創始人杰里•桑德斯等AMD全球高管匯聚一堂,宣布了分家計劃。
所有AMD高管都顯得很興奮。魯毅智甚至用了“完美”這樣的詞語來評論AMD的分拆。德克•梅爾則迫不及待地下了戰書:“AMD是英特爾唯一的真正的競爭對手,分拆是為更好地與英特爾競爭。”
北京時間22:30 美國硅谷
位于硅谷圣荷西總部的英特爾在AMD剛剛宣布完畢,就緊急召開董事會,商討對策。緊急會議結束,英特爾向AMD發去了措辭嚴厲的聲明,要求AMD公開其與Foundry公司之間的專利交叉授權協議。英特爾發言人查克•穆洛伊解釋說,英特爾和AMD自1976年就簽訂了專利交叉許可協議,以避免因為專利發生糾紛。而根據雙方2001年續簽的協議,AMD需要向英特爾支付使用x86架構的專利版權稅。但現在AMD將芯片制造業務分拆給了一家中東公司,有可能使專利技術外泄,從而損害到英特爾的自身利益。
2008年10月8日
北京時間4:00 美國紐約交易所
紐交所收盤,AMD上漲0.36美元,漲幅為8.51%,報收于4.59美元。AMD成為當日科技股唯一上漲股票。
AMD拒絕了英特爾公開協議的要求。AMD發言人菲爾•休斯回復英特爾說,分拆計劃屬于商業機密,是否公開這些信息,應當通過律師來協商。
隨后,英特爾發言人查克•穆洛伊面對眾多美國記者,憤怒地宣稱:“英特爾嚴重質疑AMD分拆芯片制造的決定。”英特爾將隨時通過法律途徑捍衛自己的專利權。
北京時間9:00 中國臺灣竹科
有評論說,AMD分家后將與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形等成直接競爭。這讓位于中國臺灣竹科的臺積電員工格外關注AMD的一舉一動。“我整夜都在瀏覽AMD分家的消息。”一位臺積電員工在MSN上對記者說。
業界還需要一家新的芯片代工廠嗎?“不!”在華爾街,高盛集團分析師唐納德•盧寫下這樣的報告:“代工行業實在是已經很擁擠了。”
北京時間11:00 北京
AMD中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位于馬來西亞、蘇州及新加坡的封裝測試廠不受此次分家影響。惠普、聯想、海爾、方正等下游廠商在接受本報記者連線時說,歡迎AMD分家,這有利于PC業的技術創新。
北京時間21:00 美國加利福尼亞
AMD發言人菲爾•休斯發表了模棱兩可的回應:AMD對分拆的整個結構進行了全面的評估,AMD會像尊重自己的知識產權一樣尊重英特爾的知識產權。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律師開始評估AMD剝離芯片制造計劃是否違反兩家公司間的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北京開始進入深夜,太平洋彼岸的博弈卻剛剛展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