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華潤上華購首鋼NEC 首鋼或退出半導體業
繼9月從無錫海力士-意法半導體手中接過8英寸生產線設備之后,芯片制造商無錫華潤上華科技有限公司(0597.HK,下稱華潤上華)再次出手。
記者近日從接近華潤集團高層的業內人士處獲悉,華潤集團欲收購首都鋼鐵集團旗下半導體業務公司——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鋼NEC”)的大部分股權,并將把這部分資產注入華潤控股的芯片制造企業華潤上華。
“收購價格還沒有最終確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但是華潤上華有著強烈意愿,華潤集團也非常支持,目前華潤與首鋼NEC已達成初步交易意向。
首鋼NEC是國內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集團子公司,也是國內第六大半導體生產廠商,2006年銷售額達18.54億元。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上華則是國內實力雄厚的六英寸晶圓生產商,2006年營業收入為1.143億美元。
消息人士稱,在華潤上華取得首鋼NEC主要控股權后,華潤集團還有意將旗下另一半導體企業——無錫華潤晶芯半導體有限公司的6英寸生產線資產與華潤上華合并,成為國內最大的6英寸芯片制造廠商,并在全球低端模擬芯片市場擁有一定話語權。
首鋼退出半導體?
消息人士稱,并購交易主要在華潤集團、首鋼集團以及日本NEC電子株式會社三者之間進行,目前雙方只達成了初步意向,但就股權具體轉讓數量及價格還在磋商之中,尚無定論。
首鋼NEC由首鋼總公司和NEC電子合資興建,成立于1991年。公司目前主要提供半導體晶圓制造及封裝測試業務,擁有一條6英寸晶圓生產線和若干封裝測試線。
公司成立時,首鋼集團和日本NEC分別持有合資公司51%和49%。業內人士稱,公司成立時主要生產DRAM產品,開始效益很不錯。不過在經歷過1997年DRAM全球大跌價的"劫難"后便一蹶不振,陷入虧損境地。在2000年的依次增資擴股中,NEC與首鋼集團的股權結構發生了變化,最終NEC獲得了50.3%的控股權,首鋼集團股份降為49.7%。
“首鋼將把持有的49.7%股份全部轉讓給華潤,徹底退出半導體產業。”該人士說。
首鋼集團對此不發表任何評論。不過該公司主頁“公司介紹”稱,集團“目前首鋼非鋼產業總體上還處于投入期和成長期,下一步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首鋼自身優勢,整合資源,加快發展”。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李珂認為,首鋼退出半導體產業的可能理由有二:一是多年來首鋼NEC擴張緩慢,沒有為首鋼集團創造持續較好的收益回報。二則因為如果要繼續將企業做大,則勢必意味著更多投入,由于半導體制造業所需資金龐大,以鋼鐵為主業的首鋼對半導體企業運營缺乏經驗,持續投入對首鋼集團而言風險太大。
事實上,首鋼NEC曾于2001年計劃投資10億美元建造一條8英寸生產線。不過這一計劃在宣布后不久便擱淺。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計劃擱淺后首鋼集團曾經考慮將NEC持有的股份全部購買過來自行發展,但考慮到上述風險問題最終還是決定將股份進行出售。
NEC是否出讓控股權?
業內人士分析,在獲得首鋼全部股權之后,華潤將取代首鋼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然而問題隨之而來,多年來首鋼NEC只為NEC提供生產服務,并不對外進行代工,這與華潤上華實行的專業代工模式方向有悖。業內人士稱,只有取得首鋼NEC的絕對控股權,華潤上華的并購才能發揮最大效益,而能否取得控股權還要看NEC的態度。
根據IC Insight的最新統計數據,在2007年1季度全球前20大廠商排名中,NEC電子位于12位,銷售額為12.80億美元。NEC提供從二極管道到手機芯片等類產品,產品線非常廣泛。上述接近華潤高層人士稱,目前NEC已經初步同意僅在首鋼NEC保留少量股權,以便其進行代工生產,具體事宜目前還在磋商中。
這一消息尚未得到NEC證實,業界對此卻有不同看法。
資料顯示,NEC是最早向中國輸出半導體設備和技術的公司之一,最早在內地擁有三家半導體合資企業。在華虹集團2003年從北京華虹NEC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撤出股份后,NEC的合資企業剩下兩家,分別為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華虹集團占有股份71.4%,NEC持股18.6%,日電中國持股10%)和首鋼NEC。
李珂認為,NEC在中國的生產據點已經不多,由于在華虹NEC持有股份較少,絕對控股的首鋼NEC就成為NEC目前唯一的一個較有意義的生產基地,NEC會不會放棄這個基地目前從外界看來很難說。
不過,上海市麥青咨詢公司何新宇博士卻認為,出售股份的可能性非常大。何認為,NEC全球半導體業務的主旋律是縮減,結合到國內部分,6英寸生產已經不是太先進的工藝,在持續虧損的狀況下,NEC撤出部分股份也不意外。
事實上,由于半導體周期及經營等因素,自2001年以來,NEC電子一直陷入虧損境地。今年3月,為應對企業"危機",處境不佳的NEC電子宣布了一個為期三年的組織重組計劃,包括退出結構化ASIC和單芯片手機領域、裁減600名工程師,以及把該公司位于日本的9條前段生產線整合成4條。
華潤系野心
“能否成交現在還不好說,”上述人士稱,但是華潤方面購買的意愿非常強烈。
作為中國沖擊半導體產業的努力,同成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首鋼NEC與無錫華晶(華潤上華前身)都曾在我國半導體業占據重要位置。然而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快速變遷,兩家企業卻呈現出不同命運:華晶在引入戰略投資者后,通過改制順利變身為外資控股公司,實現了市場化運作,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復蘇的格局下呈現出快速擴張的態勢;首鋼NEC則在中方失去控股權后成為NEC電子的一個全球的代工基地,這一模式導致首鋼NEC在晶圓制造方面發展緩慢,利潤來源主要依靠后段封裝測試業務。
“應該說華潤上華收購首鋼NEC沒有意外。”何新宇說,今年以來華潤上華擴張的動作非常明顯,首鋼NEC雖然在對外代工業務方面拓展緩慢,但由于持續為NEC提供LCD驅動芯片業務,機構運轉一直比較有效,目前該公司擁有的6英寸生產線資產仍有一定品質,首鋼也有空置廠房方便擴產。此外,首鋼NEC在封測業務方面業績也不錯,相信這些都是華潤上華看中首鋼NEC的理由。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投資大尺寸晶圓制造不僅要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還將面臨殘酷的全球競爭,華潤很早便確立了利用二手設備節約成本的思路。2006年,公司又提出“向模擬晶圓專工轉型”的戰略,購買首鋼NEC現有6英寸生產線資產是最為迅速的產能擴張方法。
“一方面是華潤上華自身擴張的需要,”上述知情人士稱,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集團對該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和支持。
該人士稱,自去年以來,華潤上華控股公司——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勵志多次增持華潤上華股份,從最初的23.63%增持為目前的72.9%,顯示出絕對控股的強烈意志。而在9月購買海力士意法8英寸設備時,集團也慷慨解囊,買下設備后無償將其租用給華潤上華。
有消息稱,華潤集團還有意將旗下另一半導體企業——無錫華潤晶芯半導體有限公司與華潤上華合并。合并后的華潤上華將成為華潤集團發展半導體業務的主體。
資料顯示,華潤上華大股東——華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華潤勵致(1193.HK)目前持華潤上華72.9%股份。華潤勵志此前透過旗下全資擁有的華潤微電子(控股)有限公司,組建了無錫華潤晶芯,專業進行6英寸晶圓生產代工業務,與華潤上華存在一定業務競爭關系。
“毫無疑問收購首鋼NEC和華潤晶芯的兩條6英寸線后,華潤上華將成為國內最大的6英寸晶圓生產商。”上述接近華潤高層說,憑借這一規模,華潤上華將在全球模擬芯片制造領域獲得一定話語權。
在華潤勵致成為華潤上華的控股股東的情況下,雙方的協同效應得到體現,通過華潤勵致的下屬IC設計公司與華潤上華的晶圓代工平臺相互結合的方式,使發展國有自主芯片產業成為現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