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中芯國際投建第三條12英寸晶圓廠意義何在?

中芯國際投建第三條12英寸晶圓廠意義何在?

作者: 時間:2015-11-04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收藏
編者按:臺積電南京建廠后,中芯國際北京第三條12寸生產線的動工,這對中芯國際下一步的發展有何意義?

  10月29日,中國大陸代工龍頭企業宣布將在北京再開建一條12英寸生產線,這樣在北京將擁有3條12英寸生產線。據透露,第三條線將采用28納米或更先進工藝制程。最近臺積電也宣布在大陸的代工廠將升級,預計建設中的臺積電南京12英寸廠將導入其最先進的16納米制程,并最快于2018年量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2292.htm

  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認為,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正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一方面,集成電路技術演進出現新趨勢,18英寸生產線的產業化暫時不會實現,摩爾定律前進的步伐也正在減緩;另一方面,移動智能終端、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業態快速發展。這些都給了后進者更多的機會,是追趕先進者的腳步。中國將有更多的機會發展好集成電路產業。中芯國際北京廠開工建設第3條12英寸生產線,正是對這一發展趨勢的良好回應。

中芯國際邁向更先進工藝布下的重要棋局?

  中芯國際舉行第三條線將開工儀式后,筆者電話連線中芯國際,但中芯國際沒有對外發布的新聞稿,選擇了低調處理。

  中芯國際之所以選擇低調,可能有幾個原因:其一這條線的上馬體現價值需要在兩三年之后,目前不希望被高調關注;其二這條線的上馬可能并非“企業意愿”而是“產業意愿”。

  半導體行業專家莫大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從目前來看,中芯國際此前所投產的12英寸生產線,已經可采用28納米工藝制程,并且將在三季度實現量產,第四季度可以貢獻營收。當下的任務是要讓已經實現量產的采用28納米制程的12寸廠迅速“滿跑”。

  “事實上,上馬一條12英寸的生產線至少需要30億美元,這對于2014年營業收入為19.70億美元的中芯國際來說,這個資金的壓力不小,錢從何處來?融資、貸款都是需要回報的,所以企業擴大產能需要注意控制風險?!蹦罂嫡f。

  他認為,這可能與臺積電剛剛宣布在南京上馬12英寸晶圓廠并將導入其最先進的16納米制程的新聞有關,這背后叫板的驅動力是企業意愿還是產業意愿?不好判斷。

  但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產業研究所所長霍雨濤非??春弥行緡H新線上馬,因為在他看來,經過幾年的摸索,中芯國際在28納米積累的能力已經可以產業化了,而且從28納米的需求來看,從高清電視、機頂盒到智能手機,不斷要求芯片價格的下降,這提供了更大的競爭舞臺。

  盡管目前臺積電在技術上走在了前面,但是從同樣工藝的產品價格來看,“臺基電的價格還是貴呀!需要新競爭者加入?!被粲旯獗硎?,從中芯國際的技術發展關鍵節點來看,40納米是一個節點,28納米又是一個節點,目前已經成功邁過40納米這道坎的中芯國際,開啟28納米是很關鍵的一步,新生產線是中芯國際邁向更先進的工藝技術布下的重要棋局。

  從中芯國際第二季度財報看,由于產能利用率超過了100%,中芯國際表示在第二季還不得不放棄某些客戶的訂單。所以,外界所擔心中芯國際的訂單似乎不成問題,“跑滿”應該不是問題。

  半導體產業調整變革給了后進者更多機會

  目前國家大力推動“強芯”工程,加上國內市場旺盛的需求,這無疑為中國的芯片制造企業提供了很好的產業氛圍。但是如何在這樣“大干快上”的氛圍下,集中資源做好事還是需要智慧的。

  霍雨濤表示,目前看起來國內半導體制造企業似乎是拿到了更優惠于境外企業的產業政策,但落實到最后實施上彼此之間差異并不大,而且各地政府爭相搶奪扶持企業的態勢來看也使得本該集中資源辦大事的,最后也分散了。

  據中芯國際研發副總裁李序武透露,目前高通、華為海思已經成為中芯國際28納米的用戶。應該說高通選擇中芯國際代工與離不開中芯國際與高通有合作這個大背景。據有關人士透露,高通與中芯國際的攜手,對中芯國際制造技術帶來了更多能力提升。

  相對于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其他半導體制造企業,中芯國際在制造技術上依然有多地方需要迎頭趕上。莫大康表示,如何加快提升能力,有很多維度可以拓寬思路,比如可以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號召力,通過與半導體設備廠商的合作來助力半導體制造企業制造能力的提高。

  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認為,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正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一方面,集成電路技術演進出現新趨勢,18英寸晶圓制造生產線的產業化暫時不會實現,摩爾定律前進的步伐也正在減緩。另一方面,移動智能終端、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業態快速發展。這些都給了后進者更多的機會,去追趕先進者的腳步。中國將有更多的機會發展好集成電路產業。中芯國際北京廠開工建設第3條12英寸生產線,正是對這一發展趨勢的良好回應。



關鍵詞: 中芯國際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