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Touch引爆市場 國產壓力觸控廠商加速布局
一場觸控界的革新,因為蘋果的參與而讓市場沸騰起來。新iPhone9月10日(北京時間)發布后,搭載的3D Touch技術讓消費者們對手機操控有了新鮮感。這讓壓力觸控廠商們很是興奮,經歷了長久蟄伏期之后,他們看到了潛在的市場爆點。不過興奮的同時,產業鏈廠商們也沒有太過樂觀,因為安卓市場才是引爆市場的關鍵,而這恐怕還需等待一段時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0459.htm為部分App帶來革命性體驗
壓感觸控技術是指在現有手機平面操作的基礎上增加第三種維度——重力感應,根據力度的不同,調用的菜單也有所區別。而蘋果命名3DTouch技術是在壓感觸控技術基礎上的改良,對手指力度的感應更敏感,分輕點、輕按及重按這三層維度。這一維度的增加,豐富了軟件應用設計者的想象空間和發揮空間。
一位產業鏈業人士告訴記者,壓力觸控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讓手機操作更加簡單。如在搭配ForceTouch的新iPhone上按壓通知中心的藍牙圖標就能直接進入藍牙設置界面。界面上許多二級、三級子菜單,都可以通過使用者的按壓力度變化而直接進入。未來,壓力觸控通過UI的設計改變,還能解決大屏手機單手操作的難題。
當然,游戲的交互式體驗也是壓力觸控大有作為的領域。“你玩賽車游戲,不需要太多操作,想加速直接重按即可。”上述產業鏈人士表示,許多App迎來了新的發展期,如架子鼓、打擊樂器等音樂類應用、書法與繪畫類應用等等,體驗幾乎是革新的。
除了新iPhone,9月初,國產廠商華為在德國柏林發布的新款旗艦手機華為MateS也具備壓感觸控技術;而第一款安卓壓力觸控手機則來自于中興,今年7月,中興發布的AX0N天機手機就已經支持。電子行業分析師孫昌旭坦言,壓力觸控并不是什么新技術,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應用場景,“這一次,蘋果給大家帶來新的3D觸控概念,更重要的是帶來一些新的應用場景。”
國產觸控芯片接近量產
9月9日晚,蘋果發布會前夕,深圳舉辦了一場ForceTouch的主題晚會,除了華為、中興外,壓感屏幕產業鏈中的200多位業內人士都來到現場。壓力觸控芯片設計廠商匯頂科技表示,壓感觸控對于整個產業鏈而言有再次成長的進步;而蘋果觸控顯示產品供應商之一的業成光電表示,當務之急是要讓ForceTouch技術開花、結果。
今年8月,觸控芯片廠商敦泰科技宣布推出單芯片可同時支持Mutil-touch(多點觸控)和多點ForceTouch(壓力觸控)的高性能解決方案,成為業界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觸控技術的供應商之一。其提供的多點壓力觸控技術,可同時識別兩根手指不同力度的壓力操作。
敦泰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者,即使8月就已發布觸控芯片全方案,但是最快也要等到今年10月底、11月初芯片才能正式量產。現在他們已經給手機廠商和設計公司送樣,配合進行手機開發,而要看到搭載敦泰芯片的手機上市,則要等到今年年底。敦泰科技對市場的預判是,搭載壓力觸控的中高端旗艦機,明年才會迎來爆發期。
“幾個月前就有主流的手機品牌商找我們洽談。”一位敦泰科技負責人表示,“所有的廠商都在加緊研發。”
安卓生態圈又起跑慢了
“雖然都采用了壓力觸控技術,但因生態的不同,終端體驗的差異會很明顯。”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認為,想達到蘋果現有的壓力觸控技術水準,安卓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生態系統造成的差異,在新iPhone和MateS發布會上的演示中就能看見端倪。蘋果現場演示的3DTouch更多充當“右鍵功能”,輕按“應用”出現快速導航,輕按“郵件”“信息”就能預覽內容。而MateS更像是細小應用的優化,依靠輕壓屏幕可以實現圖片局部放大,按壓屏幕邊緣快速啟動指定應用,以及充當電子秤等功能。
“蘋果對壓力觸控的研發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不僅技術成熟,與自己的iOS系統也有緊密的結合。而由于生態的封閉性,蘋果的掌控能力強,推行也比安卓更容易。”iPhone6s發布后,新浪微博迅速宣布適用,Facebook、Instagram也計劃在新iPhone于9月25日上市后盡快提供支持。在生態鏈的配合上,國產廠商目前尚無法與iPhone扳手腕。
“最應該緊跟步伐的其實是谷歌。”王艷輝表示當下安卓手機普遍的難題,就是沒有那么好的生態。華為自己開發壓力觸控的軟件,不可能滲入到安卓的核心層,調用量也不夠,終端體驗必然弱于蘋果。
谷歌肯定會推出自己的壓力觸控的軟件接口,對國內手機廠商而言,等待谷歌開放壓力觸控的API接口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等待的時間成本很高。“等的話,會失去市場先機,如果不等,自己開發,雖然比不上iPhone,但是仍能占據一定優勢。”王艷輝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