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新航母啟航——看紫光的融合之道
進入云計算時代,企業的并購、拆分事件層出不窮。有的企業的目標更“專”,在細分市場和自己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技術領域取得領先。而有的企業則致力于打造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憑借豐富而全面的產品線和強大的集成能力,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6416.htm端到端供應商的潛力
從目前市場上發生的幾件有影響力的并購和拆分事件來看,國外廠商似乎更傾向于選擇“精、專”這條發展道路,比如IBM、惠普、賽門鐵克等進行了業務分拆或將非核心業務剝離。而國內企業則展現出強烈的成為端到端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愿望。華為四年前進入企業業務市場,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云計算等領域全面出擊。清華紫光進行了一系列戰略收購,尤其是最近通過收購并成立“新華三”,也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最具成為端到端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潛質。
2015年5月21日,清華控股與惠普公司宣布達成合作,將結合惠普與中國著名學府清華大學的優勢,攜手打造中國信息技術的領導企業。根據協議,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紫光集團下屬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將收購惠普公司旗下“新華三”公司51%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新華三”將包括中國惠普企業集團旗下的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以及惠普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華三通信,總估值約45億美元(不含現金及負債)。“新華三”在中國的多個IT細分市場上的占有率均名列前茅,技術服務上的業務能力更是不容小視。
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中國惠普在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方面擁有卓越的技術基礎和領先的市場地位,這將為‘新華三’今后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遇。清華紫光和中國惠普及華三通信之間有著長期的合作歷史,與‘新華三’有著顯著的協同效應。”
賽迪顧問通信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楊光認為,隨著清華與惠普的成功合作,紫光股份已經具備了芯片設計、服務器和存儲、網絡設備、技術服務、系統軟件、云計算、信息安全、IT服務的端到端的全鏈配置,并正逐步從計算機硬件供應商向ICT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本次股權變更不僅為中國民族信息技術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揭開了下一階段中國企業級IT市場競爭的新篇章。
紫光的融合之道
紫光集團是清華控股旗下主力高科技企業集團,紫光股份則是紫光集團控股的中國A股上市公司。清華紫光依托清華大學雄厚的技術、人才和多學科綜合優勢,已成為中國知名的高科技企業,其業務涵蓋集成電路、IT服務、云計算等多個領域。近幾年,清華紫光一直在為成為一個具有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能力的廠商而精心布局。2013年,清華紫光以約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芯片設計制造領域的佼佼者展訊通信。外界評價,此舉標志著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了整合的新時代。現在,清華紫光又與惠普合作,收購了中國惠普企業集團的服務器、存儲、技術服務業務以及華三通訊。至此,一個包括從芯片到系統,從計算、存儲、網絡到企業服務的新公司,作為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形象已經呼之欲出。此外,紫光股份還是中國領先的軟件與系統集成供應商。它的這種集成能力對于日后將上述產品進行無縫整合是十分有利的。
融合是惠普固有的DNA。惠普是業界最早提出“融合基礎設施架構”(CI)戰略的廠商。從融合的計算到融合的存儲,從融合的數據中心到融合的管理,惠普將融合的原則貫穿于整個企業級產品線。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融合不僅代表了更優質和技術領先的硬件產品,還包括了對技術服務、行業解決方案的深層理解和實施能力。惠普企業集團的技術服務部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幾個有能力幫助客戶進行產業升級的服務商。無論是面向融合基礎架構的支持,還是面向整個數據中心環境的服務,惠普在企業級服務都能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支持,融合了普通硬件安裝到高效的行業集成解決方案,再加上大數據,以及其近期推出的16朵“中國云”云計算解決方案等全新業務的落地能力,支持客戶的業務發展。
總之,惠普在整合方面是走在業界前列的,無論是整合的技術思路、整合的技術手段還是在系統融合方面的應用和實踐經驗,這些對于“新華三”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新華三”成立后,惠普企業集團在企業級解決方案層面將與H3C形成優勢互補。無論是從產品線自身的寬度還是從行業的覆蓋面,無論是從傳統架構還是云架構,“新華三”都能提供端到端的完整的解決方案。憑借惠普企業集團多年的實踐經驗、市場知名度、技術整合能力,加上對中國客戶需求的把握、解決方案的落地能力和貼心、及時的服務能力,將使“新華三”具有在整個企業級產品生命周期內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的明顯優勢。
IT航母啟航
原來有一句俗話:三流公司做產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標準。現在,這樣的說法要改一改了:一流的公司要做“生態”。紫光現在給人的感覺,就是要搭建一個完整的IT生態圈,但在云計算時代,沒有哪個公司可以僅憑單打斗獨而成功。在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等層面,尤其是在新興的云計算、大數據方面,“新華三”主要還是要靠來自惠普企業集團的技術服務部門提供的大局把握能力,來把所有的硬件產品融合在一起。此外,為了給用戶提供更佳的應用體驗,還必須與業內的其他廠商結成最廣泛的聯盟。好在多年來,惠普一直是一個注重生態圈發展的廠商。比如,惠普加入了OpenStack等開源云社區,與VMware、微軟等主流虛擬化軟件廠商,以及與Oracle、SAP等應用軟件廠商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可見,建立健全生態系統,是未來“新華三”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
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新華三”2014財年營收約31億美元(調整后),營業利潤4億美元,擁有約8000名員工,其中包括2500多名優秀工程師,擁有超過5700余項專利,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和差異化的技術解決方案。在收購完成后,紫光將成為惠普服務器、存儲、網絡產品和技術服務在中國境內的獨家提供者。原中國惠普企業集團的服務器、存儲與技術服業務的核心管理團隊及H3C團隊將繼續保持相對穩定。
毋庸置疑,紫光將成為中國市場上領先的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提供商,它能夠為中國客戶提供完整的企業級IT整體解決方案,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及企業技術服務。“新華三”將繼承惠普的融合DNA,把技術服務部門的云計算和大數據的解決方案的落地能力與諸多創新的硬件產品結合在一起,以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和本土化、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
在中國企業中,“新華三”是有能力與很多老牌勁旅比肩的,是能夠在全產業鏈上實施布局的企業。“紫光此次與惠普合作,展現了紫光打造ICT巨無霸的戰略意圖,這也是紫光未來力成成為國內ICT領域第一的基本條件。“楊光也指出,目前紫光只做了加法,通過收購把中國惠普企業集團和H3C納入到現有業務版圖中,但還沒有展現出很好的業務整合能力,”紫光已經在芯片領域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未來只有將芯片技術和優勢更好地融入到服務器、存儲、網絡交換設備中,同時加大在軟件領域,如基礎軟件和中間件領域的投入,才能真正成為端到端企業級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