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藍牙及ARM? Cortex?微控制器打造穿戴式產品
1 藍牙低功耗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3201.htm低功耗無線連網功能,是穿戴式技術發展過程中一大要素。不論是活動追蹤器等相對簡單的單一傳感器穿戴式產品,或是內建平視顯示器以顯示GPS/地圖與距離/速度數據的滑雪護目鏡等整合了眾多環境傳感器數據的高端產品,藍牙低功耗技術(Bluetooth LE,或依Bluetooch SIG命名為藍牙智能﹝Bluetooth Smart﹞)都是穿戴式科技眾多元素中的重要一環。
雖然還是有其他無線技術參與競爭,藍牙低功耗仍具備成為主流連網技術標準的條件。低功耗的特性,讓穿戴式產品只須小小一個鈕扣電池就能連續運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之久。此外,藍牙低功耗技術已獲各種新款智能手機與平板所采用。目前所有穿戴式產品都是所謂的智能配件(appcessory),能透過藍牙鏈接智能手機或平板所執行的應用程序,并借用該裝置的用戶接口或顯示器。該應用程序多半也能鏈接因特網,讓穿戴式產品變身物聯網裝置。
藍牙低功耗裝置采用的是藍牙4.0核心規范(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Version 4.0)。具備獨特的低延遲封包格式(聯機設定與數據傳輸最快可在3分鐘內完成),藍牙4.0核心規范專為少量數據的叢發(burst)所設計,不論在尖峰、一般或休眠模式下均可達到超低功耗。
只建置了低功耗功能的產品,稱為單一模式裝置。同時具備低功耗功能以及增強數據率(EDR)的傳統藍牙模式,則稱為雙模式裝置或Smart Ready。根據Bluetooth SIG推估,采用iOS、Android或Windows等各類操作系統的藍牙功能智能手機當中,有90%將在2018年以前進入Smart Ready模式。
2 低功耗微控制器
穿戴式產品設計的關鍵之一,在于采用小型高效率(效能/功耗)低功耗微控制器。能夠時時連網、永不斷線的處理器就是其中一個關鍵元素,以因應加速器或陀螺儀等動態傳感器,或是壓力、溫度感應組件之類的環境傳感器。當設計中包含多種傳感器,處理器要能融合所有傳感器數據,為用戶提供質量更佳且更準確的信息。同樣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能降低數據送至云端的數量。 ARM Cortex-M3處理器已經證實為這類產品設計的最佳選擇之一。
ARM Cortex-M系列為領先業界的32位處理器核心產品,有超低功耗的Cortex-M0+,也有最頂級的Cortex-M4處理器,不但具備數字信號控制所須的高效率信號處理功能,還能加速執行單指令多數據(SIMD)。 Cortex-M系列已獲全球各大半導體廠應用于各種通用型微控制器。不過現在有很多穿戴式產品都采用彈性超高的Cortex-M3,因為這款處理器只須極低功耗就能提供優化效能與程序代碼密度。事實上,由于采用Cortex-M3的微控制器相當普遍且價格極具成本競爭力,已使得Cortex-M3在市場中無所不在,對開發人員來說極具吸引力。像意法半導體STM32微控制器系列便采用Cortex-M3,已廣泛應用于Fitbit Flex活動追蹤器、Pebble 智能手表等多款穿戴式產品。
內建Cortex-M0與Cortex-M0+核心的微控制器不只功耗超低效能極高,還能針對產品體積與整合提供開發人員各種優勢。飛思卡爾(Freescale)Kinetis KL03微控制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號稱全球內建ARM核心的微控制器中體積最小者。這款微控制器內建48MHz Cortex-M0+處理器,采用超小型1.6 x 2.0mm2芯片級封裝(CSP)。根據飛思卡爾表示,KL03所需印刷電路板面積減少了36%,通用型輸入輸出(GPIO)卻比性能最接近的微控制器高出60%。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視頻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