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集成電路投資基金設立 浦東芯片制造領域迎來利好
10月14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披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近日宣告設立。已經成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將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實施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4137.htm浦東是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業界認為,從國家層面設立這樣的基金,可以傳遞出國家對扶持芯片行業的信心,給行業帶來更多優惠政策。
重點投資芯片制造業
根據公告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等作為發起人,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共同投資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電路產業主要分為三個環節: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工信部網站顯示:基金將采取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預計浦東集成電路企業,芯片制造業巨頭——中芯國際、上海華虹宏力等企業將會受益。
目前,在芯片制造領域,國內企業落后于境外企業。目前國內主要的芯片制造企業還采用45納米工藝。但是英特爾、臺積電等企業的制造工藝已經開始進入16納米。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芯片制造企業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資金投入不夠。得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正式設立的消息后,中芯國際方面表示:“看到繼《綱要》之后,不斷有落實的措施出臺。這也表明了政府對集成電路行業的重視,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中芯國際方面表示。
帶動芯片產業布局調整
據了解,基金將主要用于資產并購等領域。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中90%以上是中小型企業,投資基金落地加上國家金融政策扶持,未來的產業并購或將密集出現。
在《綱要》出臺以前,此次基金公司發起人之一的紫光就已通過兩次收購,從芯片“門外漢”一舉成為最大的國資芯片企業。而浦東,也開始利用資本方式優化產業布局。去年以來,以并購推動產業發展成為新的發展模式。如瀾起科技今年在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浦東科投)的推動下,從美國回歸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成為真正的“中國芯”。浦東科投還于近期完成對芯原微電子公司總額3000萬美元的投資,對這家世界級的集成電路設計代工企業給予有力支持。此外,我國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其開發股份公司也正計劃出資9000萬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開發集成電路產業區地塊。
業內人士表示,從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經驗來看,政府持續的政策扶持是集成電路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的基礎,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加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