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能效性能,提高性能,節約能源
在當今大家都關注能源有效使用的年代,如果還只是強調電腦的性能,似乎有點跟不上時代,我們需要開始關注一個重要的參數,能效性能(EEP)。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58792.htm能效性能,簡單的理解可以跟性價比作一個類比,一個是性能和能源消耗的比例,一個是性能和價格的比例。在同等性能下,能源消耗越少,也就意味著有更高的能效比,也就可以認為節約能源,節約能量的也是一種成本的下降。
那么如何才能來衡量一個系統的能效性能呢?性能比較容易評價,網上有那么多的軟件,可以測試,評分。而能源消耗呢?有人會說,那不是簡單,看一下它的最大功耗就行了。但事實并非如此簡單,請看下面的分析。
請大家先想一下下面幾個問題:
- 你的電腦會在使用完后立即關閉,下次用再打開嗎?
- 你的電腦是用于上網和辦公多,還是打游戲多?
- 你有沒有給電腦設置休眠或者掛起等等節能方式呢?
大家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其實電腦工作在最大功耗下的時間并不多,而用最大功耗來衡量系統能耗并不科學,甚至可以這么說,最大功耗在這兒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最大功率值只對系統廠商設計系統有用。而系統閑置功率也同樣不能說明問題。
我們需要通過實際的電腦使用狀態來衡量,它需要包括在使用狀態的比例和使用工作負載,閑置狀態的比例,和睡眠或關機狀態的比例。只有這樣,才有實際的意義。但這也增加了評估的難度。當然,我們平時的工作習慣大致是固定的,所以可以通過估算來大致估計這個比例。
系統閑置狀態的功耗和休眠關機狀態的功耗都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獲得,而工作狀態的相對來說就比較困難,所以我們通過軟件來模擬一個工作中常用的場景,然后來測量其功耗,比如我是已辦公為主,可以才用SYSMARK2004SE來測試,而我如果是打游戲為主,那我可以使用3DMARK2005等軟件或者跑一段游戲測試來進行測試,以此類推。
我們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假設某人一天的工作安排如下:
![]() |
我們用SYSTEM MARK 2004來做同樣多的工作,對他的工作狀態進行模擬,細分后發現,各個狀態所占有的比例如下:
![]() |
有了這些數據,我們還需要測量三個數據:
- 系統閑置的功率(也就是在總比例的13.4%
- 系統關機或休眠功率(也就是占總比例的71.8%)
- 系統工作時的功率(也就是占總比例的14.8%)
可以分別使用功率計分別測試在這三個狀態下的功率,其中,工作時的功率,我們采用SYSTEM MARK2004來模擬工作狀態,取多個測量點的平均值。
我們測試了一臺C2D的普通辦公用臺式電腦,它在三個狀態下的功率分別為62.4W,3.4W和69.4W,按照比例,我們可以計算:
(62.4×13.4%+3.4×71.8%+69.4×14.8%)×24=814.2816W,大約就是每天0.81度電。
而機器的性能,同樣可以通過SYSTEM MARK 2004給出,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能效性能的參考值。對于不同的應用場合,我們還是需要另外去統計它的使用模式,從而來確定一個合理的評估方法。
不同配置的機器會有不同的能效性能,這個是不用質疑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來提高能效性能呢?
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 減少電能在電壓轉換方面的損耗。在PC中,電能需要經過多次的轉換,主要有電源中的轉換,VR部分的轉換,內存部分的轉換,顯卡供電的電壓轉換。我們可以挑選轉換效率高的電源,如采用符合ATX12V 2.0以上版本標準的電源,它基本上可以提供80%以上的轉換效率。另外電源功率夠用就可以,不必刻意追求大功率,因為電源設計是在它的額定功率附近的轉換效率是最高的。
- 對一些高能耗部件,采用性能高但又比較節能的部件。比如INTEL C2D系列CPU,它有公認的目前最優秀的個人PC計算性能,而它的最大熱功率只有65W(供系統設計使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支持EIST技術,可以在閑置時通過降低頻率,降低核心電壓的方法,顯著降低功耗。
- 合理設置休眠待機時間。在一段時間不用后,系統會自動進入待機和休眠狀態,減少系統閑置時間,也可以降低功耗。
總結一下,我們需要在關心性能的時候,同樣需要關注它的能效性能。同樣的性能,更少的能源消耗,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由Intel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