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科技對可再生能源前瞻:向綠而行,推進可持續發展
可再生能源領域在 2025 年開局便展現出了四大顯著的發展趨勢。具體來說,就是數據管理將助推可持續發展領域積極擁抱AI技術;與此同時,向著可再生能源轉型和發展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也將繼續刷新進度條;最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政府的激勵措施對于推動分布式能源的采用依然至關重要。是德科技企業社會責任總監 Michele Robinson 和是德科技可持續發展與 EHS(環境、健康與安全)全球總監 Claire McCarthy ,兩位是德科技專家圍繞上述重要話題分享了具有專業價值的見解和思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501/466422.htm是德科技企業社會責任總監Michele Robinson:
數據管理將助推可持續發展領域積極擁抱AI
人工智能將會越來越廣泛地被部署, 用于簡化全球范圍內強制披露的 ESG/CSR 報告的制作過程。該技術能夠整合、分析并以多種格式輸出大量的數據,這將加快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的披露速度,同時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可供審計和透明化。2025 年,人工智能算法將開始優化流程以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同時在該領域助推全球監管報告的標準化。
是德科技可持續發展與EHS(環境、健康與安全)全球總監Claire McCarthy:
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步伐加快
若要推動清潔電力在 21世紀30年代中期成為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最大的能源,就必須改善公共基礎設施。需要對傳統的輸電系統進行更新和升級,以便將分散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以更加無縫銜接的方式并入電網。因此,在當下這個十年剩余的時間里,將有大量項目促進可替代能源的發展,同時確保它們能夠被并入電網。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現有的輸電線路和電網必須能夠支持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網和使用。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將繼續刷新進度條
各國采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狀況不盡相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在亞太地區,進展也各不相同,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逐步降低,再加上政府的激勵,可以預見該領域將會出現跨越式創新。例如,中國正在開拓可再生能源市場,已經部署了最大的風力發電系統,并且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這將有助于推動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和發展。而在美國,來自監管的負擔和壓力正在減緩這種轉型,審批程序決定了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速度。不過,來自企業的壓力也會轉變成一股動力繼續推動美國向著可再生能源進行必要的轉變。
政府激勵對于分布式能源的采用至關重要
分布式能源資源有助于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高峰與用電高峰不匹配的問題。舉例來說,雙向充電技術將電動汽車轉變為電池儲能系統,在用電高峰期將電力回饋給電網,然后在夜間用電低谷時為汽車的電池充電。雖然這種新興的應對能源危機的解決方案帶來了諸多益處,但也需要消費者在用電的行為習慣上做出重大改變。 因此,政府的激勵措施將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幫助消費者積極擁抱分布式能源并接受其帶來的些許不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