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牛人業話 > 小米SU7爆火 背后有何因果?

小米SU7爆火 背后有何因果?

作者:電車曼曼談 時間:2024-10-08 來源:EEPW 收藏

將時針撥回到6個月前,3月28日,在萬眾矚目之下,在以吉利為代表的友商鐵桶式包圍之下,小米SU7聲勢浩大地上市了。憑借在智能手機行業摔打多年練就一身的宣傳功力,整個車圈都被小米SU7的營銷攻勢搞得頭暈目眩。不過,聲量大就一定銷量好嗎?不等質疑、詆毀、帶節奏的風氣開始發酵,小米SU 7就以雷霆萬鈞之勢打消了人們的質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10/463424.htm

進入首個完整交付月,小米SU 7銷量突破7000,5月再接再厲,破8000,6月破萬,接下來的7月和8月,小米SU7連續三個月的銷量都突破了1萬輛的大關。

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來說,純電車型月銷過萬,妥妥地符合爆款的條件。那么,小米SU 7到底集齊了什么樣的七龍珠,或者說其爆火背后的因果到底是什么呢?



1 方方面面沒有短板


在智能手機行業長期緊盯華為、蘋果這些全球頂尖級選手,雷總自然而然地會從華為汽車業務踩過的坑、走過的彎路、從失敗和困頓中涅槃重生的經驗中找到成功的秘籍。


事后諸葛亮一下,華為在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犯過的錯誤相當鮮明出眾,拿老款問界M7來說,長板不長,短板明顯,即使品牌光環再耀眼,消費者也不會掏出真金白銀買單。

不知道理想汽車當時是不是真的把老款問界M7視為威脅最大的競品,不過,從時間上來看,第一代M7是2022年7月上市的,理想ONE是8月停產的,當時,青黃不接的理想汽車月銷量一度腰斬至4000多輛,在人心浮動、軍心不穩的敏感時刻,視李想為國內最像喬布斯的企業家的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沈亞楠在港股市場大手筆減持,一時間,理想汽車風雨如晦,質疑聲四起。

但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進入2023年,理想汽車銷量節節攀升,成為整個2023年本土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最大的一匹黑馬,作為華為智選車模式銷量擔當的問界M7由于在安全、舒適、智能駕駛三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視的短板,饒是華為的品牌和渠道能力再強大,也沒有沖擊得了理想汽車的基本盤。

2023年9月,補齊了安全、舒適和智能駕駛短板且極具性價比的新款問界M7再度拍馬來戰,李想先生關于華為將成為理想汽車最大競爭對手的預言不幸成真了。    

image.png

圖片來源:華為

三電、座艙、智駕、駕控、網聯、數字平臺都沒有短板,才讓問界M7真正成了爆款。基于此,小米從華為這里取得的第一條真經便是,同樣定位20萬以上價格區間的產品絕對不能有任何明顯的短板。

三電方面,小米SU7的CLTC續航里程直接700公里起步,長續航版更是超過了800公里,小米超級電機最高轉速21,000轉,且不管是供應商的方案還是自研,這個數字本身就很好看,百公里電耗指標雖然不及Model 3,但其優秀程度簡直不像一家新創公司做出來的第一款車。座艙方面,在應用生態上,5000家平板應用無縫上車,基于柔性框架的自由窗口交互,手機應用可Pin到車機,秒變車機原生應用;在硬件生態上,依靠龐大的設備生態,通過米家APP支持玲瓏滿目的設備互聯,應用生態、硬件生態雙重加持,小米一度榮膺智能座艙的天花板。

image.png

圖片來源:小米

智能駕駛方面,小米汽車一開始穩扎穩打,7月份開通了10座城市的城區NOA,后來也許是有感于友商在自動駕駛宣傳上的浮夸,再加上自動駕駛方面的法律法規很不完善,誰也不能定義車企們應該怎么宣傳,于是,八月底小米突然宣布城區NOA實現了“全國都能開”,這種宣傳固然存在一定的營銷嫌疑,但小米的智能駕駛實力即便比不上華為和蔚小理,大概也不輸傳統車企。    

image.png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在駕控方面,小米SU7的運動屬性明顯強過很多友商,這臺面向年輕人的第一臺運動轎車有著與其價位相匹配的運動質感。總之,方方面面沒有明顯的短板,是小米SU7迅速成為爆款的第一條件。


2 長板在車機性能和人車家互聯


年初,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雷總一方面擔心車賣的不好,另一方面,盡管即將殺入的市場非常內卷,雷總還是表達了擔心賣得太火的美好期盼。這說明,在雷總的心中,小米SU 7存在一個同級領先的長板,能夠在某些方面帶給世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體驗。電動化不及比亞迪、智能化不及華為的小米SU7要打造一個長板,這個長板只能體現在座艙上面。


在總結小米手機的高端戰略時,雷軍說過三句化:高端無短板、從參數領先到體驗領先、軟硬件深度融合。對智能座艙的用戶體驗來說,第一黃金衡量指標是車機大屏的流暢性,第二是應用和設備的豐富性。

image.png

圖片來源:小米

縱觀過去十幾年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堅實的結論:衡量手機的第一標準永遠是流暢,各個手機廠商樂此不疲地跑分刷榜,核心目的就是向消費者展示自家產品的流暢。

流暢性是人和智能終端(手機、平板、車機、手表、PC)交互中最里一層的核心用戶體驗。被華為和蘋果手機教育了這么多年再也回不去了的消費者,會自然而然地拿車機和手機做對比,作為四個輪子上的大號智能手機,車機的第一黃金衡量標準必然是流暢,

image.png

圖片來源:蘋果

在智能手機摸爬滾打多年的小米對于流暢性是用戶體驗的根本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通過一個數據可以看出小米在車機的流暢性上到底下了多少功夫。

據悉,小米SU7的車機啟動時間僅需1.49秒,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我們可以拿另外一家車企的車機啟動時間來做個參照。前段時間,長城汽車魏牌新藍山上市,魏建軍在宣傳自家車機時非常傲嬌地表示,長城的營銷部門將藍山車機宣傳為第一梯隊,其實可以把梯隊二字去掉,就是行業第一。但是,這個行業第一的車機啟動時間為2.64秒,比小米的車機啟動時間足足多了1.15秒!    

image.png

圖片來源:小米

不要小瞧做智能手機多年的小米在系統優化上面的實力,負載的均衡、任務的調度、進程間的通信、緩存的設計、圖形渲染的處理,經過多年實踐下來,小米已經積累了相較于除華為之外的所有友商而言足夠多的秘籍。

對座艙體驗來說,流暢性是‘1’,應用和設備是后面的‘0’。在應用上,除了深度適配行業主流車載應用,小米車機獨特的地方在于采用了16:10的黃金比例生態大屏,可以逐步共享小米平板的5000多種應用,實現和平板生態的共享。    

image.png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在設備方面,友商智能座艙的輸入輸出設備只不過是麥克風、攝像頭、觸控屏、氛圍燈,但是,小米實現了人車家互聯,極大地拓展了設備的邊界。


3 寫在最后

作為旗下第一款車,小米SU 7能夠做到月銷迅速破萬,背后離不開雷軍和小米汽車團隊的三年磨一劍,也離不開小米集團前期在汽車供應鏈上的全面布局。

最近的小米財報顯示,小米SU 7雖然極具性價比,但有著接近16%的毛利率,研發體系、技術體系、供應鏈體系都如此全面,小米汽車接下來的第二款車是不是還能成為爆款呢?

(本文登于《EEPW》10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