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AI法案引發爭議:李飛飛、吳恩達、本吉奧、辛頓等專家意見不一
加州成為人工智能監管的焦點,美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科技巨頭與學術界對加州安全法案SB-1047(《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安全創新法案》)意見不一。反對者認為該法案將抑制AI創新,而支持者則強調對AI的監管已迫在眉睫。
李飛飛:法案或傷害AI學術界和創新生態
8月6日,“AI教母”李飛飛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盡管法案的初衷是好的,但其實施可能會對人工智能學術界和開源社區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她指出,人工智能作為一項對全人類產生深遠影響的技術,政策應當鼓勵創新,同時設置合理的限制,以避免可能的負面后果。她批評法案設定的閾值標準過于武斷,這將限制包括學術界在內的各部門創新,并可能導致加州的AI生態系統惡化。
支持者:不對AI進行監管是“歷史性錯誤”
與李飛飛持不同觀點的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人物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和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等人,他們共同簽署了一封致加州州長的信,支持SB-1047法案。這些學者認為,廢除這項法案將是“歷史性的錯誤”,并且隨著未來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的出現,這一錯誤的后果將更加明顯。他們認為,該法案是對可能帶來災難性風險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有效監管的最低要求。
吳恩達、楊立昆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
然而,許多業內人士對該法案表示擔憂。著名AI學者吳恩達(Andrew Ng)認為,法案將使AI大模型的開發者承擔過高的責任,尤其是對開源社區的影響更為顯著。深度學習專家楊立昆(Yann LeCun)也認為,監管應集中在應用層面,而不是基礎技術,否則將阻礙整個AI生態系統的發展。
產業界的反對與立法者的回應
產業界對SB-1047法案也表達了強烈的反對。Meta和OpenAI等公司擔心該法案會對加州的創新產生寒蟬效應。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則提出了多項修正案,試圖減少法案的負面影響。反對者指出,法案中的許多規定不夠明確,可能會導致法律風險增加,并抑制AI領域的開放性創新。
然而,加州立法者并未被完全說服。法案支持者認為,該法案僅對最具潛在風險的AI模型實施監管,目的是確保這些技術不會造成災難性后果。雖然立法者表示愿意與科技行業進行對話,但他們也強調,合理的監管是必要的,尤其是對于如此具潛力和風險的技術。
目前,加州SB-1047法案的討論還在繼續,而這場關于AI監管的爭論也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更廣泛的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