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商著眼下半年需求復蘇
由于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需求疲軟,中國主要晶圓代工廠第二季度收入和利潤下降,但業內專家表示,他們預計下半年將在智能手機行業需求的推動下復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8/449590.htm中國大陸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第二季度營收為 15.6 億美元,同比下降 18%。在此期間,其凈利潤也下降了 21.7%,至 4.0276 億美元。
另一家主要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報告稱,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1.7%,達到 6.31 億美元。然而,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進行了全球第二大首次公開募股,其毛利率同比下降了 5.9 個百分點至 27.7%。
中芯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表示,市場,特別是智能手機和消費電子領域的復蘇速度慢于預期,并補充說,他預計下半年的收入「好于上半年」。
趙海軍說,公司將加強技術研發,快速驗證新產品,盡快安排支撐能力,為下一個增長周期做好充分準備。
行業專家表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全球科技行業的低迷程度進一步加深,而作為芯片最重要市場之一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連續幾個季度下滑,中國也不例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6 月份國內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超 2200 萬臺,同比下降 20.9%。其中,5G 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24.8%。
華金證券分析師李輝表示:「隨著政策出臺以及智能手機市場預期復蘇,下半年芯片及相關零部件需求可能回升。」
此外,隨著 OpenAI 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臺 ChatGPT 席卷科技界,科技公司也期望它能幫助扭轉芯片行業對 2023 年的悲觀前景。
AI 芯片巨頭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最近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修改后的芯片完全符合美國的出口規則,近期中國對英偉達先進 AI 芯片的需求激增。
黃仁勛說:「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都是優秀的合作伙伴,我完全希望他們能夠擁有最先進的系統來進行人工智能計算。」
行業復蘇已經開始
WSTS 8 月份的藍皮書顯示,2023 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強勁反彈,與第一季度相比增長 4.2%,預示著經濟衰退的結束,并為陷入困境的芯片行業帶來了好消息。
然而,真正的好消息是,經濟衰退比先前預期的提前了一個季度觸底。這一增長僅為第二季度 2440 億美元的銷售額增加了 110 億美元,但這足以將第二季度的增長從原來的負 5.0% 變為正 4.2 %。
年初數字的微小變化會對季度增長率產生巨大影響,從而對最終的同比數字產生巨大影響。
市場好轉是由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巨大變化推動的,環比增長 5.4%,其次是美國(增長 3.5%),日本(增長 2.1%)和歐洲(增長 1.8%)。
按同比增長率計算,2023 年第二季度與去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 17.3%,其中亞太地區下降了 22.6 %,美國下降了 17.9,日本下降了 3.5%,歐洲是唯一一個同比增長的地區,同比增長 7.6。
近期市場前景開始看起來更加強勁,這得益于庫存消耗的積極影響,全球經濟(尤其是美國)的彈性強于預期,以及新興人工智能市場看似強勁的需求推動。
展望今年下半年,整體行業共識是:承認 2023 全年可能出現兩位數的下降。
2022 年 5 月,當我們首次發布 2023 年兩位數的下降預測時,Future Horizons 顯得與眾不同,同樣,當我們在 2023 年 1 月的行業更新網絡研討會上堅持這一數字時,所有其它數字都預測會出現非常溫和的衰退,然后在 2024 年出現急劇的 V 型反彈。
強于預期的第二季度業績現在將推動我們對 2023 年的預測超越 2023 年 1 月預測情景的牛市結束,但我們的長期擔憂,即仍然不確定的經濟前景和超額資本支出,尚未顯示出減弱的跡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