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汽車芯片供需對接,《國產車規芯片可靠性分級目錄》即將在第十屆汽車電子創新大會上重磅發布!
汽車不同于消費級產品,會運行在戶外、高溫、高寒、潮濕等苛刻的環境,其設計壽命一般為15年或20萬公里,迭代周期遠高于消費電子的2-3年,對環境、振動、沖擊、可靠性和一致性要求非常高。車企通常會要求供應商使用車規級元器件,以保證車載ECU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作為汽車芯片進入車企供應鏈的“敲門磚”之一,AEC-Q100是由美國汽車電子委員會(AEC)開發的質量標準,旨在保證汽車電子零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夠確保芯片能夠承受汽車應用環境的極端溫度、濕度、振動和老化測試,主要用于防止產品可能出現各種情況或潛在故障狀態,引導零部件供應商在開發過程中使用符合規范的芯片。
為協助整車企業和零部件廠商快速掌握國內車規級芯片產品信息及AEC-Q100通過情況、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配套體系和生態鏈建設,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創新聯盟、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上海市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現代化管理分會、《中國集成電路》雜志社聯合推出《國產車規芯片可靠性分級目錄(2023)》(以下簡稱“目錄”),將在7月13-14日在無錫舉辦的“第十屆汽車電子創新大會(AEIF 2023)”上重磅發布。
《國產車規芯片可靠性分級目錄(2023)》目前已有77家汽車芯片企業的228個產品入編,其中62家企業已提交158份AEC-Q測試報告。此外正在進行AEC-Q測試認證,以及有AEC-Q測試計劃的企業也已提供相應的測試計劃表等證明材料。入選汽車芯片企業將受邀參與“汽車半導體產業供需對接會”,和國內部分車企、零部件、Tier1廠商參與對接。
《目錄》產品關鍵信息包含芯片最大功耗、內含NVM容量、封裝信息、功能與應用領域、主要技術指標、對標產品型號、應用情況(在多少款車型中已前裝/后裝,上車總量有多少顆)、AEC-Q已通過的測試項目等,涵蓋了電源管理芯片、處理器/MCU、存儲器、信息安全芯片、網絡互聯芯片、音視頻芯片、信息娛樂芯片、功率器件、MEMS傳感器件(運動/溫度/壓力)、圖像傳感器、ETC芯片、NFC芯片、接口芯片、LED驅動芯片、IGBT、FPGA、輪速/速度/位置傳感器、模數轉換器(ADC)、信號鏈/運算放大器、柵極驅動芯片等20多個門類的汽車電子芯片產品。
作為“第十屆汽車電子創新大會(AEIF 2023)”的重要亮點之一,《目錄》編委成員之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大為將在會上對《國產車規芯片可靠性分級目錄(2023)》作發布解讀,屆時與會嘉賓將通過了解入選《目錄》的國產車規級產品的信息及應用狀況、AEC-Q可靠性測試項目的完成情況,一窺國內汽車芯片企業的車規級可靠性認證現狀。
掃碼查看AEIF 2023完整議程↑
AEIF 2023以“融合創新,重構汽車電子產業鏈”為主題,目前完整議程已正式發布,來自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上海汽車芯片工程中心、同濟大學等科研院所,以及博世、吉利、上海匯眾汽車、黑芝麻、上海海思、瑞薩電子、華大半導體、琪埔維、ADI、芯馳、是德科技、豪威集團、杰發科技、芯旺微、慷智集成電路、芯力特、復旦微、中興微、蘇州國芯科技、瓴芯、思瑞浦、芯擎科技、飛仙智能、英博超算、小華半導體、和艦、銳成芯微、円星科技、中科賽飛、proteanTecs、Cadence、和艦、西門子EDA、芯原股份、安靠科技等IC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零部件及整車廠商的技術專家將齊聚AEIF 2023,對汽車電子相關前沿技術和趨勢進行探討。
AEIF自2013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過九屆,現已成為汽車電子行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行業盛會之一。會議依托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現代化管理分會、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創新聯盟、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上海市汽車工程學會的資源整合優勢,特邀請整車及Tier 1、汽車電子芯片企業共同展示未來發展與產品布局,打造從芯片、模塊、零部件、互聯網、軟件、系統集成、到整車應用的汽車與ICT技術深度融合平臺,聽眾覆蓋整車、零部件、半導體、芯片、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測試測量、系統軟件、車載終端、互聯網、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研究院所、投資機構等眾多領域,累積專業觀眾超過6000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