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三類錯誤思維,合理選擇中國云服務提供商
在中國運營的企業希望通過云部署來平衡兩種需求:推動云原生創新,以及與現存私有數據中心環境集成。然而,中國市場的云服務提供商種類繁多,包括云超大規模提供商、硬件制造商、電信公司和獨立軟件供應商,企業很難找到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提供商,導致成本超支、投資回報率(ROI)下降、目標與預期不一致等風險的增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6/447965.htm
許多中國企業采用了混合云,中國的基礎設施和運營(I&O)領導者應找到合適的云合作伙伴,避免陷入提供商評選的三類錯誤思維。
圖1:避免三類錯誤思維,合理選擇中國云服務提供商
與業務和職能團隊利益相關者互動
在中國IT部門中,云服務提供商的遴選通常由一小部分IT人員討論,但云提供商的選擇對數字化轉型影響深遠,對整個企業機構意義重大。希望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的業務領導者,可能并不會青睞根據IT運營需求所選的云提供商。只有考慮業務和職能團隊的需求,才能成功選出合適的提供商。
為取得長期成功,負責云部署的I&O領導者應將云戰略與業務賦能掛鉤,并避免以成本為唯一標準。另外,在開始采購流程之前,應和供應源開發、采購和供應商管理(SPVM)團隊以及云架構師溝通,更好地理解云服務。
明確企業機構對混合云采用的要求
很多中國企業在尋找提供世界一流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平臺,以構建混合云。專注于購買“完美”產品,往往會為選擇帶來困難,增加超支的可能性。這些企業機構評估的許多能力,可能并不會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完全用不到。I&O領導者應明確實際需求并據此尋找“最佳”提供商。
企業機構應該將評估集中于以下領域,可節約時間、避免超支:
· 為采用混合云制定明確目標;
· 明確短期業務需求;
· 評估現有應用組合的技術能力要求。
評估單個提供商在混合云方面的優勢
很多中國企業發現,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模式頗具吸引力,可以實現傳統數據中心的現代化改造、解決安全顧慮、保留原有系統以及遵守監管和性能要求。公有云提供商都提供混合云解決方案,部分企業選擇單一提供商混合云解決方案來降低運營復雜性,另一些企業選擇多個提供商構建混合云來避免提供商鎖定。
I&O領導者應進行自我評估并思考以下問題:
· 現有基礎設施虛擬化和云之間有何差距?
· 私有云能否解決所有基礎設施挑戰?
· 企業機構認為哪種混合云類型最為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