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國際視野 > 市場分析 > 2萬億日元,救不了日本半導體

2萬億日元,救不了日本半導體

作者:湯之上隆 時間:2023-06-09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6/447551.htm

如此大的海外半導體公司聚集在一個屋檐下實屬罕見。一排看這七大海外公司,可以說是非常華麗的陣容了。

此外,歐洲、美國、韓國和中國臺灣對日本的投資預計將超過 2 萬億日元,其中包括已經明確的商業計劃。據稱,這些對日投資是迫于日本政府的強大壓力。日本經濟產業省已制定計劃,到 2030 年將日本目前的半導體銷售額增加兩倍,達到 15 萬億日元。

粗略地說,「日本的海外投資是 2 萬億日元,日本的補貼是 2 萬億日元。」這么來看海外企業在日本投資,日本補貼了一半,這筆資金的來源是稅收。

在本文中,筆者想要驗證一下,日本 2 萬億日元的補貼是否會有助于「到 2030 年國內半導體銷售額增長兩倍,達到 15 萬億日元」。

海外半導體企業進軍日本的情況

圖 2 顯示了已擴展到日本的歐洲、美國、韓國和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相關公司列表。以這張圖表為基礎,一次一個公司,看一下的市場份額是否會增加,以及的銷售額是否會增加。

圖 2 西方、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進入日本的補貼金額等對日本市場份額的貢獻程度

中國臺灣臺積電熊本廠

中國臺灣臺積電投資約 9800 億日元(70% 股權)、索尼投資 570 億日元(20% 股權)、電裝投資 400 億日元(10% 股權)在熊本建立 12/16 至 22/28nm 的邏輯半導體晶圓代工廠。擁有每月 55,000 片硅片的產能,但其對日本市場份額的貢獻僅為 30%。另外,2021 年 10 月左右宣布建設該工廠時,28nm 邏輯芯片出現短缺,但現在吃緊的情況已經解決,不知道工廠是否會被填滿。

臺積電日本 3DIC 研發中心

臺積電出資 186 億日元,日本出資 190 億日元,兩者出資相差無幾,在筑波工業研究所建設了所謂的 3D IC 材料開發基地。雖然開幕活動是在 2022 年 6 月 24 日舉行的,但目前沒有公布清楚的里程碑。換句話說,盡管使用了日本稅收,但實際建設的情況尚不清楚,并且對的銷售完全沒有貢獻。

美國美光廣島工廠

共計 2465 億日元的補貼將投資于生產 DRAM 的美光廣島工廠,美光也將投資 5000 億日元。有了這筆資金,日本第一臺最先進的 EUV 曝光設備有望引進。由于美光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半導體制造商,其對日本市場份額的貢獻將為零,但在日本的銷售額將會增加。

此外,EUV 的引入也將有利于日本相關設備和材料廠商,因此技術連鎖反應在意料之中。然而,由于嚴重的半導體衰退到來,美光的廣島工廠已經開始裁員數百人。這些半導體制造商應該得到大量補貼嗎?也許我們應該重新考慮。

美國英特爾

英特爾試圖收購以色列獨資的模擬半導體代工廠 Tower Semiconductor(前身為松下半導體廠),但中國未獲批,收購舉步維艱。即使收購成功,Tower Semiconductor 的國籍也只會從以色列變為美國,日本的市場份額或銷售額不會有任何變化。

另外,5 月 18 日與岸田首相會面的 Intel CEO Pat Gelsinger 似乎表示會考慮 3D IC 材料開發的據點,但要與臺積電日本 3DIC 研究開發中心競爭。而且,它確實對日本的市場份額或銷售額沒有貢獻。

韓國三星開發基地

韓國三星電子在橫濱設有研究中心,除此之外,還將開設先進半導體開發基地。這似乎是后制程材料開發等的基地,與臺積電日本 3DIC 研發中心競爭,類似美國英特爾。日本預計將提供超過 100 億日元的補貼,但不會對日本的市場份額或銷售額做出貢獻。

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MAT)

制造設備銷售額世界第一的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MAT)將雇傭 800 名日本工人,使其在日本的勞動力增加 1.6 倍。目前還不清楚日本是否有補貼。此外,對日本的市場份額或銷售額沒有直接貢獻。

日本 Rapidus

2022 年 11 月,宣布到 2027 年量產 2nm 邏輯半導體的日本 Rapidus 將獲得總計 3300 億日元的補貼。對于 Rapidus,與在 2021 年生產了 GAA(Gate-all-around)的 2nm 晶體管的美國 IBM,以及 imec 結成技術合作伙伴關系(IBM 和 imec 都將獲得大額許可費,可能由稅收資助)。

Rapidas 計劃在北海道建廠,而 imec 將在鄰近地區開設一個研究中心。我不認為 Rapidus 可以量產 2nm,即使推出 2nm 的量產技術,我也不認為會有 fabless 公司將生產外包給 Rapidus。因此,它對日本的市場份額或銷售額沒有貢獻。

鎧俠和總部位于美國的西部數據

在四日市和北上工廠聯合生產 NAND 的鎧俠和西部數據將獲得 929 億日元的補貼。鎧俠是日本企業,而西部數據是美國企業,補貼貢獻了日本市場份額的一半。此外,鎧俠和西部數據即將進行整合,因為我們正處于非常嚴重的半導體衰退之中。筆者認為,此次整合本質上是西數收購鎧俠,但如果這一解讀正確,四日市和北上工廠將成為美國企業,因此它們對日本市場份額的貢獻將為零。

至此,我們已經分析了日本 2 萬億日元的補貼是否有助于「到 2030 年國內半導體銷售額增長兩倍至 15 萬億日元」。簡而言之,即使我們投入 2 萬億日元進行補貼,日本半導體的市場份額和銷售額也幾乎不會增加多少。

而西方、韓國、中國臺灣、Rapidas 等日本企業為了 2 萬億日元的補貼而試圖進軍日本,猶如螞蟻蜂擁而上(圖 3)。

圖 3 螞蟻(半導體公司等)涌向日本 2 萬億日元補貼(即白糖)

最終,日本政府和經濟產業省僅靠慷慨發放補貼,無法實現「到 2030 年國內半導體銷售額增長兩倍,達到 15 萬億日元」的目標。

筆者于 2021 年 6 月 1 日應眾議院邀請,作為半導體專家發表意見。當時,我辯稱「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在歷史上,在經濟產業省、革新機構、政策銀行出現的時候就已經出局了」。

實際上,日本政府和經濟產業省將再次失敗。



關鍵詞: 日本半導體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