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編輯觀點 > 博通收購VMware交易為何被推遲?面臨歐盟深入調查

博通收購VMware交易為何被推遲?面臨歐盟深入調查

作者:陳玲麗 時間:2023-02-2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美國相關監管機構文件顯示,無線通信芯片巨頭云服務及虛擬機大廠交易的最終期限已被延長3個月。兩家公司新的交易截止日期為2023年5月26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2/443562.htm

去年5月,宣布將以約610億美元的價格,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科技交易之一,僅次于微軟以690億美元動視暴雪、戴爾以670億美元收購EMC的交易。這將使為軟件領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但隨后,全球多家監管機構對此展開了調查,包括美國、英國和。其中,計劃于今年6月決定是否批準該交易 —— 據悉,反壟斷機構曾于1月31日停止了調查,當時其正在等待相關方提供所要求的信息。

捕獲.PNG

為何交易會面臨嚴格審查

收購是博通有史以來的第二大收購舉措,之前它在2018年試圖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高通,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對于本次收購,歐盟委員會稱初步調查表明,該交易可能允許博通限制NIC(網卡)、FC HBA(光纖通道卡)和存儲適配器供應市場的競爭,會導致企業客戶乃至消費者面對價格上漲、質量下降和創新減少。

此外歐盟委員會還稱并購后,博通可能會阻止其硬件競爭對手與VMware的服務器虛擬化軟件進行互相操作的風險。所以將繼續審查博通是否會阻礙其他供應商開發SmartNIC(智能網卡),以及博通是否會將VMware的軟件與自己的軟件捆綁在一起,不再將VMware的軟件作為獨立產品提供,從而減少市場選擇并排擠競爭對手。

雖然這筆交易受到了嚴格審查,但博通CEO陳福陽(Hock Tan)本月早些時候曾表示博通還將繼續尋求更多的并購交易,包括收購半導體公司,“博通維護著一份'精選'名單,列出了'潛在收購目標'。在這份名單上,有一些是半導體領域的公司,也有一些是軟件領域的。”

博通的“收購”之路

在博通的發展歷史中,“收購”是一條重要的脈絡。如今的博通本身是2015年安華高收購博通后更名而來,博通的公司定位也在一次一次的收購中不斷調整,從半導體器件供應商持續向基礎設施服務商蝶變。

博通起家于無線通信業務,該業務仍然是博通每年主要的收入來源。近幾年博通開始大力推動軟件業務:2018年7月博通以189億美元收購大型軟件公司CA,增設大型機軟件、企業軟件等產品業務;2019年8月以107億美元收購賽門鐵克的企業安全業務后,又開辟了網絡安全和支付安全兩條安全業務線路;2021年5月,博通宣布收購VMware。

VMware成立于1998年,是全球云基礎架構和移動商務解決方案廠商。目前,VMware的年收入約為130億美元,幾乎是博通目前軟件業務規模的兩倍。在2021財年,軟件業務已占到博通收入的26%,一旦收購VMware,這個數字將會飆升到49.5%。從這些角度看,博通對于收購VMware動力十足,有利于進一步增強軟件布局。

對VMware的收購,將使博通的觸角進一步深入企業軟件服務,幫助公司從設計和銷售半導體的核心業務轉向企業軟件,希望成為基礎架構軟件領域的領軍企業,并在基礎架構和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軟件產品組合。

這項收購交易突顯博通試圖拓寬自身業務版圖,以實現to B云服務業務板塊的快速拓展,并在未來云通信業務上尋求更多可能性。

捕獲.PNG

而對于VMware方面而言,博通還表示將承擔其80億美元的債務,博通提供給VMware股東的價值比公司提出收購要約時的價值高出近50%。這是為VMware股東增加價值的絕佳方式,尤其是在當今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

此次收購,在現金和股票交易結束后,博通軟件部門將改名為VMware,后者將整合博通現有的基礎架構和安全軟件解決方案。

博通押注云服務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景氣不定的形勢下,企業軟件服務仍有一定的增量空間。IDC 2022年6月發布的《虛擬客戶端計算軟件市場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1年虛擬客戶端計算軟件市場的規模達到了3.2億美元,同比增長25.2%;未來五年該市場仍然會保持18.9%的年復合增長率,在2026年將達到7.6億美元的規模。在全球市場,Citrix、微軟和VMware三個廠商占據了超過3/4的份額。

博通收購VMware的投資說明中,非常清晰的表達了對傳統IT、虛擬化市場的信息:“workloads growing everywhere”。不管是傳統IT(虛擬化、私有云),還是公有云,客戶業務都在高速增長,未來數據中心一定會走向混合多云。

隨著云計算技術衍生的各類企業云服務產品在B端市場迅速擴張,VMware開始加碼布局云計算業務。2017年,VMware推出在AWS上運行、基于旗下虛擬機平臺vPhere云服務的VMware on AWS;2021年3月,VMware推出分布式多云平臺,該平臺能夠連接到所有云原生服務,用戶可以將應用部署到運行在AWS、Azure、谷歌云、IBM云和甲骨文云上的VMware Cloud Foundation(混合云平臺)上。

捕獲.PNG

VMware看似在基于虛機技術的云服務上下了一盤大棋,不過面對各大企業的云原生標準差異,VMware在滿足客戶體驗上開始“力不從心”。博通收購VMware,或將加速后者的合作伙伴加速向Red Hat、Google等其他具備大型多云容器產品的廠商伸出橄欖枝。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博通和VMware的合并可以創建一個從整體上應對任何工作負載現代化挑戰的“龐然大物”,從而為企業客戶實現更大的目標:在不過度依賴任何云提供商的情況下擁抱云原生。當然,面對AWS、Google、RedHat等專業云供應商的競爭,博通要實現上述目標顯然是個巨大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通信+云的結合或許會是博通另一條可行之徑。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線上辦公需求激增,推動云會議平臺的快速發展,辦公+視頻/語音通信同步實現的功能在企業日常辦公中逐漸走向普及。

博通在通信領域具備全球領先優勢,目前在軟件業務上已經實現逐年增長,如果從VMware手中獲取云原生服務能力,將在企業云服務領域取得更多增長。將通信實力與云原生能力進行有機整合,或許能夠幫助博通在云通信企業級市場迅速占據一席之地。

目前國際云通信市場競爭激烈,頭部云廠商紛紛進場。近兩年,國內外云通信玩家陸續開啟收購模式,例如微軟收購云通信專家Metaswitch網絡,Twilio用32億美元收購客戶數據平臺初創公司Segment,愛立信用62億美元收購云通訊廠商Vonage,容聯云全資收購數據智能服務商諸葛智能,全球云通信賽道競爭在快速升級。

同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芯片廠商積極接入軟件業務的行業趨勢。正如英特爾收購以色列云廠商Granulate、高通收購自動駕駛軟件商Veoneer,老牌芯片廠商都在尋找自己的軟硬結合之路,芯片廠商進軍軟件領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行業趨勢,未來硬件與軟件的界限也將逐漸模糊。

這也符合了Hock Tan對芯片業務的“悲觀”看法。在去年三月的財報說明會上,Hock Tan就曾指出,半導體行業將無法保持目前的發展軌跡,他預計芯片業務將減速至5%左右的歷史增長率。

在博通看來,芯片領域市場波動風險太大,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轉向穩定的高現金流業務,而企業軟件市場就是這種業務。隨著原有業務逐漸逼近增長天花板,許多傳統半導體廠商正面臨轉型危機,而戰略并購作為有效快速拓展商業版圖策略之一,已經被博通等芯片巨頭運用得駕輕就熟。

通過近年的數起并購及研發投入,博通正不斷加大對基礎設施軟件業務的投資,來實現其收入的進一步多元化。

捕獲.PNG

此外,VMware而且還是Open-RAN的新興參與者,這也是博通將其收購的業務整合動機之一。

Open RAN旨在打破傳統電信設備軟硬件一體化、接口高度集成化的“黑盒子”式架構,從而使運營商能夠采用來自不同供應商的軟件、通用硬件以實現模塊化混合組網,不僅可以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程度,還能提升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而博通在5G基礎設施市場中與英特爾和Marvell形成了直接交鋒,三者都在爭奪諾基亞和愛立信RAN的核心芯片供應商位置。

有分析人士預測,這兩家公司的合并,有望推動云計算和5G的價格下降 —— 這個領域有了更多更強大的玩家加入,會促進業務的增長,并將在一段時間內降低價格。



關鍵詞: 博通 收購 VMware 歐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