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院士說對了,中國芯片企業有遠見,押注的RISC-V架構要起飛了
如果大家有關注芯片產業,關注RISC-V架構的話,就會知道在2019年的時候,倪光南院士就表示稱,“在CPU領域,未來將形成英特爾(x86)、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2/443048.htm倪老之所以這么說,是希望中國芯片企業,多重視下RISC-V,不要太過于依賴ARM、X86這種隨時都會被卡脖子的芯片架構,而多關注開源免費,不會被卡脖子的RISC-V,做到獨立自主可控。
當時很多網友還有一點不太相信,覺得倪老可能也只是在刷刷存在感,不必太當真。
但是3年多時間過去了,我們發現倪院士說的話,正在一步步的應驗了,如今全球眾多的企業,都開始發力RISC-V架構,雖然說現在還沒有做到與ARM、X86三足鼎立,但是估計也不遠了。
像高通、INTEL、華為、阿里、谷歌這樣的項級芯片、軟件企業,都開始大力支持RISC-V了,甚至連“硅仙人”Jim Keller都投身于RISC-V架構去了。
當然,在這一波押注RISC-V架構的浪潮中,中國企業是最有遠見的,最早布局的。
首先目前25個RISC-V 國際頂級成員中,有 13 個來自中國,包括阿里、華為、中興、騰訊、百度等等。
其次,中國芯片廠商,已經完整的研發出了基于RISC-V架構的各種各樣的芯片,有用于低功耗的AlOT的,有用于高性能計算的,有用于AI的,有用于服務器的,有用于CPU等等的。
像阿里,更是推出了RISC-V的IP核,芯片設計平臺,并開源,想讓天下沒有難做的RISC-V芯片,助力其它芯片企業,可以迅速的設計出自己的RISC-V芯片。
目前谷歌已經表態,安卓將支持RISC-V芯片,而linux也支持RISC-V芯片,阿里還推出了基于RISC-V芯片的筆記本電腦ROMA。
這意味著后續手機、電腦、服務器、物聯網等等,均可以用RISC-V芯片了, 并且由于其開源免費,中國廠商也就不用擔心ARM、X86斷供不給用了。
可見,作為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且一直在為中國芯奮力奔波的倪院士,相當有遠見,RSIC-V架構,或真能成為中國芯騰飛的契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