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編輯觀點 > 從近期arm對華“斷供”風波,淺談arm于RISC-V的市場爭奪

從近期arm對華“斷供”風波,淺談arm于RISC-V的市場爭奪

作者:ZongYu 時間:2022-12-23 來源:EEPW 收藏

       近幾年開始對于我國的半導體行業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自從19年特朗普對華發起貿易戰開始,前有華為中興等企業被連連制裁,后有先進GPGPU等關鍵關鍵高性能硬件被禁運,美方的層層加碼,疊加上疫情的影響,也使得我國國內半導體相關產業仿若驚弓之鳥,這幾天朋友圈除了曬羊之外,最熱鬧的還有一類新聞:“消息稱阿里遭禁售,拒絕向中企銷售先進芯片設計產品”、“巨頭確認:無法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架構!”初看標題,再聯想到最幾個月美方的連連對華禁運,確實十分唬人,很難讓人判斷真假,真的以為又被迫加長了中國大陸地區服務器架構禁止授權清單,結果打開一看,都是Neoverse V系列不再授權中國大陸地區。Neoverse V系列確實對于來說不能對華出口授權,可是Neoverse V系列就從來沒有授權過,既然從來沒有授權,那何來的“再”字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12/442043.htm

圖片1.png

 

      對于arm的服務器參考平臺Neoverse,是分成三個系列的,分別為:V、N和E,面向不同的市場。V系列面向高性能計算,強調浮點計算;N系列面向可擴展服務器,強調整數性能和功效比;E系列面向能效比,類似志強ATOM服務器系列。至于新聞中所提到的V系列都因為其面向高性能計算,所以受《瓦森納協議》和美國出口管制措施(性能過高),從來都沒有向中國大陸授權過,甚至,arm在在國內宣傳路線圖的時候,會隱藏掉V系列,因此自然不存在什么又突然斷供的情況,而國內的各大半導體企業自然也沒有設計過任何基于V系列授權的產品,所以還請大家不要以訛傳訛,不存在這幾天的突發新聞。

借由本次的謠言風波筆者由此想到,雖說本次“斷供”屬于是空穴來風,但西方國家近期的種種針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打壓確實是事實。那么arm有一天真正斷供其他Neoverse系列就不是杞人憂天,那么,對于潛在的風險,我們有沒有什么后手呢?筆者認為,答案也許是近期大熱的架構。

       近期對于arm公司來說過得也是不是很順利,兩月前剛剛傳出重大消息,arm全球裁員18%,其中英國總部所在地更是裁員20%,還沒能arm緩過氣來,美國芯片企業高通的高管Manju Varma突然表示他們早已研發架構,并已出貨6.5億顆芯片。顯然一場RISC-V和arm的未來市場爭奪之戰已經悄然展開。

RISC-V架構作為一種新興的架構技術,正在悄悄地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廠商采用。對于這樣一種誕生于2010年的開源指令集,到底有何優勢,能讓各大半導體巨頭企業紛紛布局呢?首先,RISC-V是完全開源的指令集,對于指令集使用,RISC-V基金會不收取高額的授權費。開源采用寬松的BSD協議,企業完全自由免費使用,同時也容許企業添加自有指令集拓展而不必開放共享以實現差異化發展;其次,RISC-V架構秉承了簡單的設計哲學,其基礎指令集則只有40多條,加上其他的模塊化擴展指令總共幾十條指令。 RISC-V的規范文檔僅有145頁,而“特權架構文檔”的篇幅也僅為91頁。并且有著優秀的兼容性,開發者能非常方便的移植linux和unix系統到RISC-V平臺。

       而反觀arm這邊,不論是高通還是蘋果,都同樣嫌棄arm的高昂授權費。蘋果這邊還好說,有著強大的獨立定制能力,使用arm架構的A系列和M系列處理器有口皆碑。但是高通這邊就是苦arm久已了,arm的公版核心功耗實在太高了,近兩代arm的超大核心X1、X2核心都出現功耗過高的問題,加上三星代工技術的不成熟,直接導致高通的驍龍888、驍龍8 Gen 1發熱嚴重,讓高通在消費者心中的口碑是一降再降,為此高通就開始試圖擺脫arm。為此,高通早就收購了一家初創芯片企業nuvia,nuvia并未采用arm的公版核心而是獲取arm的授權自研核心架構,如此可以降低授權費,還可以研發性能強大的芯片。顯然,arm不可能就此坐以待斃,不僅直接起訴了高通,甚至在10月還放出消息,將禁止公版 CPU 使用外部 GPU、NPU 或 ISP,也就是說,在未來只要使用了arm指令集的設計,就必須搭配arm自己的產品(arm GPU/NPU/ISP),這就意味著,未來手機端的SoC設計個性化定制程度將極大受到限制,單個計算單元的優化會極大地依賴arm的設計,這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向著x86架構生態發展,但是很明顯,第一,市場肯定會極力阻止出現第二個Wintel聯盟;第二,arm目前也沒有英特爾和微軟的統治能力。亦敵亦友的高通和arm已經對簿公堂,一旦arm贏得訴訟,那對高通將是不利的,其芯片戰略布局會因此被打亂,而轉投RISC-V能形成反制。可以預見的是,RISC-V IP廠商可能迅速崛起,這將迅速加快RISC-V的路線圖。

圖片2.png 

      如今高通進一步表態早已研發RISC-V架構并已應用于自家的驍龍系列芯片,顯示出arm限制高通采用nuvia核心之后,直接舍棄arm指令集,另起爐灶研發RISC-V架構,這對arm無疑是釜底抽薪。高通對于arm來說是至關主要的企業,不僅是經濟上,還是對于整個市場來說,高通一定是一家有著重要象征意義的企業,高通代表著arm架構的最高水平之一,在某種程度高通、蘋果和arm在市場的心中是綁定的,毫不夸張的說,一旦高通轉向RISC-V對于arm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意味著arm的地盤有崩潰的可能性。轉向RISC-V架構的這個口子已經被高通打開,在往后的日子里,高通一定會持續開發RISC-V芯片處理器,恐怕不需要以后,現在的高通就已經開始規劃將RISC-V架構技術用于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移動設備等終端芯片產品中了,而隨著高通正式研發RISC-V架構芯片,筆者相信蘋果一定不會選擇把雞蛋全放在arm這一個籃子里,也極有可能轉投一部分資源到RISC-V陣營。

       相比于高通和蘋果這兩家國外企業,我國對于RISC-V的重視很顯然要早得多,我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說過,國內應該積極抓住時代機遇,聚焦開源RISC-V架構,謀劃芯片產業發展。而自從2019年arm與華為的合作出現障礙之后,中國諸多芯片企業都已投入RISC-V懷抱,RISC-V當前的19家高級會員當中有12家是中國芯片企業,正是在中國芯片的力推下,RISC-V成功占領了物聯網芯片市場。

        在這方面走在國內前列的是阿里旗下的平頭哥半導體,此前發布了全球首個RISC-V高性能芯片開發平臺無劍600,又在無劍600平臺上開發出了原型SOC芯片曳影1520。而近期(2022年12月14日)又公布了 RISC-V 架構與安卓體系融合的最新進展:基于 SoC 原型曳影 1520,RISC-V 在安卓 12(AOSP)上成功運行多媒體、3D 渲染、AI識物等場景及功能。這也就意味著在RISC-V上完全可以運行現有的安卓系統,這對于一個新興架構的軟件生態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圖片3.png 

       如果未來能有更多的國內廠商積極參與開發和使用RISC-V,對于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來說,會呈現另一番格局,一個可控性強,可塑性豐富的市場行業。對于半導體芯片市場,筆者的態度是一貫的:多元化的發展有利于產品創新,有利于技術升級,更有利于終端消費者。但是,對于已經形成壟斷的企業來說,市場重新煥發活力,往往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那么面對RISC-V的廣闊未來,arm還坐得住嗎?就目前來看,arm似乎還是信心滿滿,并且還表態說:有競爭是好事。但是,arm真正的態度是否與他表現出來的一樣?筆者不這么認為。

       最后筆者想說,芯片的市場一直是開放的,選擇怎樣的架構來實現產品要依照產品實際要求而定,適合產品特性的架構才是好的架構,盲目追逐熱點不可取。但是,arm保持中立幾十年,卻在一朝一夕之間改變中立的立場,迫使客戶只能選擇RISC-V作為替代方案,這也是趨勢下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 arm RISC-V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