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密集漲價,行業需求影響幾何?
3月21日,新能源車板塊震蕩走強,整車中安凱客車漲停,比亞迪漲超4%,鋰電池方面,永太科技漲停,融捷股份等漲逾7%。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3/432450.htm新能源車掀漲價潮
據一財報道,年初至今,已經有超過20家車企對旗下近50款車型價格進行了上調。特斯拉、比亞迪、哪吒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零跑汽車、幾何汽車等紛紛加入漲價大軍的陣營中。
對于新能源汽車集體調價的原因,從各家車企漲價的聲明中可以看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電池、芯片、零部件供應緊張,通脹壓力是漲價的主要因素。據一財援引某新能源車企表述稱,自去年下半年至今,采購寧德時代電池成本已上漲兩萬元。
其中,鋰、鎳等核心原材料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
數據顯示,2022年1月伊始,碳酸鋰突破30萬元/噸大關,2月中旬碳酸鋰價格沖上40萬元/噸,并在3月初突破50萬元/噸大關,至今較年初已上漲近7成,較2021年年初漲幅已達十倍。
另一方面,鎳價近一年漲幅也較為明顯,期間一度因LME鎳事件出現擾動。
3月19日晚間,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在微博直呼:電池成本二季度漲幅離譜。
四部門組織召開動力電池上游漲價座談會
在動力電池上游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監管部門也及時予以了關注。
據中新經緯報道,為做好鋰資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裝備工業一司會同發改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于3月16日、3月17日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
會議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系,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對于后市,國盛證券認為,碳酸鋰價格增幅已相對放緩,隨著4至5月鋰鹽廠商復產復工、新增產能逐漸釋放、庫存量消化,碳酸鋰供應緊缺局面或有所緩解。
漲價是否會影響新能源車需求?
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32.1萬輛,同比增長182.2%,滲透率達21.6%創歷史新高。
信達證券認為,新能源車通過漲價再次傳導了原材料價格壓力,消費者仍有較強的接受能力。新能源車漲價負面沖擊有限,2月新能源車市場依舊延續超高景氣。
浙商證券也表示,新能源車漲價全面擴散,但是對需求和產銷不必過度悲觀,原因有三點:
其一、頭部新能源車企在手訂單充足,漲價反應對需求、品牌的信心。
其二、3月以來的漲價已在全行業擴散,不是單個車企個例行為,預計消費者心態會平衡和調整。
其三、不止新能源車,燃油車過去一年也在“變相”漲價,因為缺芯等原因燃油車折扣收緊,對消費者而言也是在漲價。同樣漲價的情況下,相比燃油車,新能源車在加速性能、娛樂性、智能化體驗優勢明顯,同時近期油價持續上漲更加凸顯了電車的使用經濟性,新能源車消費趨勢不可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