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物聯網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方向
大家好,我是無際。最近幾年,我基本都在從事物聯網產品的開發,我做的主要是硬件端,也就是單片機開發。我見證了物聯網這幾年的發展,也享受了物聯網真正給我們帶來了便利,我也相信物聯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108/427596.htm這篇文章我將為大家剖析普通人如何切入物聯網,耐心看完,一定能讓你的認知刷新一個等級,從此不再是人云亦云的傀儡。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來有物聯網工程這個專業,就去了解了一下,發現在某乎上大多數都是噴這個專業坑的。
人啊,最怕就是人云亦云,有時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一下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他們混得怎么樣,多找幾個綜合對比,比你看任何文章都要來得靠譜!
我仔細看了一些回答者以及一些評論者,基本可以判斷,這些人要么是在校學生,要么就是外行人。真正這個行業的資深人士都在研究怎么做產品,怎么融資,怎么悶身發財。
一、電子展讓我學到很多
在2014年的時候,當時在一家公司做物聯網產品線的項目經理兼研發,經常會參加一些展會,以便自己熟悉行業的人都在做什么產品。
大家現在知道那些發展得還不錯的平臺和公司,其實在那個時候還是個小公司。
也正是抓住了物聯網這波紅利,一飛沖天,特別是現在的物聯網云平臺。
他們快速起飛的秘訣呢,就是不斷路演,然后融資。
其實當時的所謂物聯網產品真的很雞肋。
拿當時wifi插座來說,就開關這么簡單的功能,我要先花幾分鐘配置wifi讓插座連上家里的wifi,連上以后打開app,等app連上服務器以后才能控制。
有時出問題搞個10幾分鐘都開不了一個插座,還不如自己走過去手動打開關閉來得快,碰到這種情況你可能會崩潰想把它砸了。
我記得當時做wifi插座的時候,不管是wifi模塊廠家,還是云平臺,都是求著一些傳統硬件廠家去使用他們模塊和接入他們平臺的。
當時傳統硬件接入平臺也不用license費用的,不像現在每接入一個硬件設備到他們平臺都要3-10塊錢不等。
當時大家都在做實驗,即便只是一個wifi插座,遠程控制開關這么簡單的功能,很多都做不穩定。
我當時做得也非常痛苦,對這種產品又愛又恨,我們硬件端基本已經很成熟了,因為產品都是經過大批量驗證,只不過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wifi模組給產品賦能實現遠程控制而已。
但是中間涉及的環節太多,坑也多,有碰到因為協議不成熟導致不穩定的,也有因為app有問題導致不穩定的。
所以做物聯網產品是整個體系,其中一個環節不給力,你的努力可能都會白費,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所謂的遠程控制產品都是雞肋的原因。
經歷了這么多年的研發和產品驗證,我基本上也熟悉了硬件端實現物聯網整個通訊流程和協議,后面也和一家企業聯合從零搭建了物聯網云平臺。隨著后面對接的平臺越來越多,發現各大平臺的通訊協議,其實都是相互模仿改進的。
二、為什么很多人覺得物聯網專業很坑?
說了這么多,如果你是物聯網工程專業,你可能會覺得很懵,我說的這些怎么我都沒接觸過?難道我是讀的假專業?
你有這種問題實在太正常了,不是你學的假專業,而是學校學得太雜了。
比如說C/C++、java、C#、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傳感器原理與應用、ZigBee無線網絡技術等等。
所學這些很多完全是不同產業鏈,不同行業方向的知識,這樣學,你根本不知道物聯網專業出來是干嘛的,跟四不像似的。
很多人學完出來甚至連自己找什么職位都不知道,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所以覺得這個專業坑。
如果你單靠學校學出來找工作,未免太牽強了,物聯網涉及的領域和行業太多了,要先定位好方向,然后針對性深造。
想從事物聯網行業,我認為嵌入式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記得在2014年,也就是物聯網開始火爆的時候,大量的人都涌去學java做app,當時需求量也確實很大。
當時做產品經常要和app工程師聯調,有時候一個功能怎么做都做不穩定,我都覺得他們技術很水,但是工資都比我們做單片機開發的要高幾千塊。
那段時間讓我非常郁悶,我和很多從業人員一樣,一遍靠著這個行業吃飯,一遍罵著這個行業辣雞,軟硬件都要懂,工資還比做app的低這么多。
不過最近兩年我和一個做app的朋友對比,發現做app也沒以前這么香了,反而是做嵌入式的一直處于上漲趨勢,很多已經超過app。
嵌入式也分很多方向的,主流的是就是單片機開發或者嵌入式linux開發。
所以,如果你想從事物聯網這個行業,一定把方向定得越細越好,比如說我只做單片機開發。
然后用單片機技術去從事物聯網的產品開發,這樣你才能真正切入物聯網這個行業。
比如說無線通訊技術(315/433/868M、Lora、Zigbee、藍牙、nb-iot、wifi等等).
這些無線通訊技術怎么應用到我們產品上呢?
比如說我們無際單片機編程帶領學員做的智能防盜報警系統。傳感器和主機之間采用433M實現星型拓撲的無線通訊,無線數據采用軟件編碼和解碼的方式進行傳輸。
主機再通過wifi模塊與云平臺連接,實現遠程監控,這就是一套典型的物聯網產品。
通過這種項目切入物聯網是最接地氣的,只有當你做過這樣的產品,你才會深刻理解自己學的東西到底有啥用。
三、物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和方向
從目前看的話,雖然這個行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但是我認為依然算得上是藍海行業。
因為目前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很多東西,沒有基礎鋪墊,即便你知道未來一定會這樣去發展,你當下也實現不了。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美團、滴滴,包括很多線上的生意,如果線上支付沒出來,這種些肯定也很難做起來,因為沒有支付工具的基礎鋪墊。
我經常說,我們未來的生活場景就是物聯網技術的體現。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物聯網到底有啥用,能給我們帶來什么便利。
下面我還是通過大家肯定接觸過的一個例子來講解: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并且也確實解決了我們短途出行的效率,這個不可否認。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每個個體的出行效率提高了,那必定會提高整體的效率,其中能產生的潛在價值細思極恐。
還有其他的智慧停車場之類的物聯網應用就不說了,相信經常開車出行的朋友都試過自主掃碼付費出停車場,真的是太方便了。所以,物聯網目前的應用最大的價值在于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只要能讓人類更進步的技術我都認為是趨勢。
而現在物聯網仍然處于藍海階段,還有很多技術瓶頸尚未解決,lora、nb-iot之類技術的出現都是為了解決物聯網某個環節的痛點。等真正實現萬物互聯那一天,估計就沒我們啥事了。當然,如果你能在紅利前期布局好,不管是技術還是產品,沉淀幾年,別人想超越你也是沒那么容易的,這才是核心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