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發布新激光雷達技術,有可能成為自動駕駛領域新霸主?
隨著汽車制造商為車輛增加更多攝像頭以實現行人檢測等高級功能,對Mobileye的芯片軟件系統的需求激增。市場研究公司Guidehouse Insights首席分析師山姆·阿伯薩米德(Sam Abuelsamid)表示,從通用到寶馬再到日產的汽車制造商都依靠Mobileye技術獲得先進的行車輔助功能,例如日產的ProPilot或通用汽車的Super Cruise。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101/422451.htm未來幾十年里,每年走下生產線的1億臺汽車大多還要靠ADAS系統來守護乘客安全。在ADAS市場里的真正統治者是Mobileye。
2017年,以色列科技公司Mobileye被英特爾以150億美元收購從而成為安裝在現代汽車上的ADAS系統的最大供應商。2019年,Mobileye的EyeQ系列芯片出貨量達到1740萬片,總銷量更是突破6000萬片,已經成了世界TOP 15汽車制造商中13家的選擇,覆蓋300多個車型,統治地位根本無人能撼動。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Mobileye公司CEO Amnon Shashua在CES 2021上透露,他們旗下支持先進輔助駕駛系統和自動駕駛的EyeQ系列芯片,在去年出貨1930萬顆,較2019年的1750萬顆增加180萬顆,同比增長10%。
Mobileye的激光雷達技術
為什么需要激光雷達技術?答案無疑是為了駕駛安全 —— 當前探討的所有技術方案,目的就是造出面向L4級別自動駕駛需求的產品,但現有方案面對當下路況而言,事故率太高了。因此,自動駕駛系統必須要用冗余。
Mobileye在保留一套完整攝像頭子系統的前提下,又構建了一個完全沒有攝像頭的方案,但兩個系統的性能是相同的,都提供全面的端到端的自動駕駛能力,這樣就可以大幅提升系統的安全能力。
這就相當于口袋里有一部iPhone和一部Android手機,兩款系統同時出現bug的概率就太低了,這種理念,Mobileye稱之為“真正冗余”。
Mobileye劃定了兩個關鍵節點:2022年和2025年。2022年,Mobileye將依托使用Luminar激光雷達來構建第一代Robotaxi,整車將使用三枚激光雷達,雖然成本較高,但可以完成前期的理論構建而2025年的方案,將迎來下一代激光雷達和雷達的技術飛躍。
Mobileye介紹的激光雷達參數可謂驚人,包括2304條通道,100dB的動態范圍和40dBc的旁瓣電平,并擁有完全數字化和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多種掃描模式、豐富的原始探測和多幀跟蹤能力。
Mobileye相信,屆時憑借一個前向的激光雷達,加上周邊一圈的成像雷達,就可以實現一個看起來矛盾的任務:降低成本,提升性能。
Mobileye與特斯拉的博弈
自動駕駛汽車的世界大致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自然而然地從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ADAS)演變而來,是特斯拉等公司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它們主要競爭對手Mobileye部門的領域;另一派則認為,這兩種系統將協同存在并實現不同的細分市場,由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領導。
長期以來,特斯拉一直占據著自動駕駛汽車的頭條,但英特爾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Mobileye正在為成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打下基礎。Mobileye在2016年之前一直是特斯拉的合作伙伴,但現在它正在跟寶馬、福特、日產和大眾等幾家汽車制造商合作。
為自動駕駛汽車創建一個系統需要大量的數據基礎,以此訓練出一家公司的專有AI進而使車輛能以比人類更快的速度識別道路上的變化并做出反應。Mobileye和特斯拉在對待這個挑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日前,Mobileye CEO在CES 2021上公布了其即將推出的激光雷達技術,這標志著行業領先巨頭之間將出現差異化戰略,CEO Amnon Shashua稱他們的綜合自動駕駛汽車戰略不會像特斯拉那樣遇到“玻璃天花板”。
據了解,特斯拉的數據集包含了車隊記錄的無數個小時的視頻信息,當Wi-Fi隨時可用時,車輛會有選擇地將這些信息發送給特斯拉的工程師。特斯拉的團隊可以查詢這些信息并提取出最適合培訓其平臺的片段。
這種僅限視頻的策略的另一種選擇則是使用更昂貴的激光雷達傳感器。然而在2019年的時候,馬斯克曾說過:“任何依賴激光雷達的人都注定要失敗。”但是Mobileye相信,一套更實用、更可靠的系統將能同時利用這兩種功能。
Mobileye并不走特斯拉AI視頻訓練的路子,Mobileye的技術依賴于HD映射,根據生產車輛收集的數據生成的,這項技術與特斯拉如何構建其神經網絡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不同。Mobileye將其系統稱為“ REM”,即“道路體驗管理”。
通過更有針對性的手段識別“道路語義”:Mobileye目前的系統會記錄視頻數據,在本地處理這些數據以了解周圍環境的幾何形狀后再將這些小數據包發送回到Mobileye以幫助構建大量的3D地圖。這些地圖提供了詳細的幾何數據以及城市或街道當地區域的背景、行為數據。
在激光雷達和視頻技術都準備就緒之前,預計Mobileye不會將兩者結合起來。它們跟大型汽車公司合作、開發世界各地城市地圖的戰略能否戰勝特斯拉基于自己車輛的視頻系統的強大力量則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2020年,Mobileye一共新中標了37個車企項目,加上目前正在進行的49個項目,總共可以覆蓋3600萬輛車的相關技術供應。
Mobileyed的最大競爭力
Mobileye這家位于耶路撒冷的公司于2017年被英特爾收購,核心技術是目前汽車行業轉變為自動駕駛汽車起步階段中使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目前擁有的攝像頭和軟件具有強大的汽車功能,可幫助駕駛員克服盲點或留在車道上,在高級行車輔助視覺系統的全球市場中約占80%的份額。
自從合并之后,Mobileye在出場之前總要被加上一句修飾 —— “英特爾子公司”,除了財務資源關系之外,兩者協同的價值現在得到了越來越強化的明晰。Mobileye正試圖使用英特爾硅芯片在內部進行制造,將其攝像頭汽車技術的統治地位擴大到一個完整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套件中,其中包括雷達和昂貴的激光雷達。
Mobileye將利用母公司英特爾的芯片制造能力來制造激光傳感器,最終在2025年推出足夠便宜適合大眾的自動駕駛汽車。
傳統激光雷達的設計制造成本使得任何相關項目都耗資巨大,而Mobileye+英特爾的組合有足夠的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和晶圓廠,知道如何將有源激光組件、無源激光組件和波導放到芯片上。借此可以把這些都集成到SoC,交給英特爾硅光子部門在新墨西哥的一家獨特工廠制造,這是全球獨一無二的資產,也是Mobileye+英特爾獨一無二的優勢。
Mobileye的最大競爭優勢會體現在每公里成本水平的控制上,是唯一一家完全靠駕駛輔助業務自籌資金的自動駕駛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
Mobileye的解決方案歸根結底是將技術降低到可承受的成本,以適應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需要。諸如價格低廉的攝像頭將成為主要的傳感器,同時結合了輔助的“真正冗余”的傳感系統,據說后者比人控制至少安全三個數量級。
但未來針對零售市場的自動駕駛汽車長期目標不會使用Luminar,Mobileye想使用仍在開發中的另一種稱為調頻連續波(FMCW)的激光技術。FMCW技術發射波為高頻連續波,其頻率隨時間按照三角波規律變化,雷達接收的回波的頻率與發射的頻率變化規律相同,都是三角波規律,只是有一個時間差,利用這個微小的時間差可計算出目標距離。
如果真的利用FMCW技術來制造激光雷達,那么Mobileye的激光雷達將具有無距離盲區、高分辨率和低發射功率等特點。
FMCW技術將受益于英特爾的硅光子學制造專長,因而進一步降低消費類汽車的成本。也就是說,Mobileye自制激光雷達將與攝像頭、毫米波雷達一起應用于消費類汽車,也可能將替換自動駕駛出租車中的Luminar激光雷達系統。
可見,壓縮傳感器成本已成為Mobileye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快速推進完全自動駕駛系統。與此同時,Robotaxi經過前期的測試運營即將進入大規模落地運營階段,在新一輪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技術集中應用的關鍵時期,激光雷達已默認為標配。
現在的Mobileye已經在芯片、地圖、攝像頭解決方案等方面完成了落地與布局,追隨激光雷達趨勢,Mobileye方案中出現自研激光雷達一詞是必然結果。
但是汽車廠商轉型的速度,其實還是要慢于我們的預期。未來幾年,其實還是輔助駕駛占據主流地位。目前,在中國商用車后裝市場,Mobileye近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