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三星代工報價低廉呼喚 NVIDIA下世代7納米GPU傳轉單

三星代工報價低廉呼喚 NVIDIA下世代7納米GPU傳轉單

作者: 時間:2019-06-05 來源: 收藏

臺積電持續保持先進制程技術領先,7納米制程囊括國際大廠訂單,而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緊追在后,決定跳過7納米制程,直接上7納米LPP EUV制程。近日市場傳出繪圖芯片大廠已回歸,預計2020年推出的下世代繪圖芯片Ampere系列將轉采7納米EUV制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6/401268.htm

業界分析,向來與臺積電關系緊密,此次轉向擁抱三星,主要應是在制程規劃上失準。李建梁攝

對此,半導體業者分析認為,三星7納米EUV制程在良率與質量上仍不明,與臺積電關系緊密的卻轉向擁抱三星,主要應是在制程規劃上失準,半年前錯過下單臺積電7納米制程,而現在臺積電已無足夠產能供應,加上7納米EUV則是報價昂貴,因此面對三星代工報價低廉呼喚下,決定重拾與三星合作關系。

由于挖礦潮急速消退、智能型手機需求轉淡,加上中美貿易戰況不明,使得終端需求明顯降溫,致使整體半導體市場需求不振,產業鏈苦陷庫存滿手困境,截至目前仍持續處于消化庫存階段,尤其是報價與需求急跌的存儲器產業更是重災區。

而近期美國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中美貿易戰由關稅戰擴大至科技戰,華為「斷鏈」危機不僅沖擊中國大陸,同時也對全球相關供應鏈帶來損傷。

其中,原預期華為豐沛訂單將成為2019年營運動能主力之一的臺積電是否停止出貨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其一旦停止7納米制程代工,將令華為手機發展止步。

對此,臺積電則強調內部有嚴格的盡職控管(Due Diligence)流程,經謹慎評估后確定出貨予華為并無違反相關國際貿易法規,加上已確認「源自美國設計、技術」比重未超過25%(不含設備),因此會持續出貨給華為,雙方合作不變。

而目前來看,臺積電雖表示與華為合作不變,但隨著華為斷鏈在即,與臺積電的合作未來恐全面停擺。也因此,市場原預期在無華為大客戶后,臺積電7納米產能排隊潮應該全面紓緩。

但據了解,盡管沒有華為,早已排隊多時的業者,以及近期全系列DT /Server/NB CPU及GPU 等全系列7納米訂單全面放量的超微將快速填補產能缺能。由于市場傳出臺積電7納米/7納米EUV代工名單未見NVIDIA,也使得NVIDIA轉向擁抱三星的傳言再度涌現。

目前NVIDIA的圖靈(Turing)架構繪圖芯片,系全數采用臺積電12納米FFN制程,一直以來NVIDIA執行長黃仁勛對外均展現與臺積電的緊密合作關系,以及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深厚情誼。

依據三星先前所揭露的最新制程規劃,先前決定跳過7納米制程,直接上7納米LPP EUV制程,最新宣布2019年初已開始量產采用EUV技術的7納米產品,并在4月出貨,而6納米制程亦與大型客戶進行生產協議,已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預計2019年下半進入量產,目前亦已完成5納米制程的研發。

為吸引客戶采用,三星也祭出多項賣點,如客戶可使用三星的EUV技術,降低光罩使用的數量,以及提供制程選擇,為客戶大降成本且縮短產品開發的流程和時間,同時三星亦釋出?三星高級代工生態系統」(SAFE),為5納米制程提供強大的設計基礎架構。而目前三星除自家手機外,7納米EUV制程僅IBM確定釋出Power系列處理器代工訂單。

而此次NVIDIA傳出已成為三星7納米EUV制程大咖客戶,這也是三星于2012年取得部分Tegra芯片代工訂單,以及與臺積電分食Pascal架構繪圖芯片訂單后(三星以14納米制程代工GTX 1050 Ti及GTX 1050),再度爭取NVIDIA回歸,目前還不確定是否又與臺積電分食,但有了NVIDIA下單,至少可吸引其它國際大廠考慮采用。

半導體業者認為,三星7納米EUV制程在良率與質量上仍不明,與臺積電關系緊密的NVIDIA轉向擁抱三星,預計2020年推出的下世代繪圖芯片Ampere系列將轉采三星7納米EUV制程,應是早在半年前就已確定,主要應是已難擠進臺積電7納米制程排隊行列、臺積電不愿調降7納米/7納米EUV報價,另則是三星開出相當優渥的代工合作價格,足以抵銷NVIDIA對其良率等疑慮。

事實上,NVIDIA在制程規劃放緩有些出乎預期,其輕忽對手超微(AMD)砸下重金中斷與GF在先進制程的合作,且轉采臺積電7納米制程的反擊實力。

另一就是挖礦潮令GPU市場失衡,NVIDIA出貨規模下滑,訂單也明顯萎縮,對比超微最新DT、NB、服務器CPU、GPU及下世代PS5游戲機芯片均下單臺積電7納米,NVIDIA現已難與臺積電就供貨與議價有所談判空間,這也是回歸三星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 三星 NVIDI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