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器件的PCB封裝圖實戰經驗和技巧
如何設計電子器件的PCB封裝圖?有哪些實戰經驗和技巧?我也是經常問自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9/389115.htm作為一名工作了10多年、至少也繪制了過百款PCB板的電子迷,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拍磚和補充。
良好合格的一個器件封裝,應該滿足一下幾個條件:
1.設計的焊盤,應能滿足目標器件腳位的長、寬和間距的尺寸要求。
特別是要注意:器件引腳本身產生的尺寸誤差,在設計時要考慮進去--- 特別是精密、細節的器件和接插件。不然,有可能會導致不同批次來料的同型號器件,有時候焊接加工良率高,有時候卻發生大的生產品質問題!
因此,焊盤的兼容性設計(合適、通用于多數大廠家的器件焊盤尺寸設計),是很重要的!
關于這一點,最簡單的要求和檢驗方法就是:
把實物的目標器件放到PCB板的焊盤上進行觀察,如果器件的每個引腳都處在相應的焊盤區域里。
那這個焊盤的封裝設計,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問題。反之,如果部分引腳不在焊盤里,那就不太好,比如下面這個設計,就是沒考慮到這個焊盤區域大小的問題:
2.設計的焊盤,應該有明顯的方向標識,最好是通用、易辨別的方向極性標識。
不然,在沒有合格的PCBA實物樣品做參考的時候,第三方(SMT工廠或私人外包)來做焊接加工,就容易發生極性焊反,焊錯的問題!到時候,返工或賠償,有得你哭。
曾經碰到一個電工,他說剛出道的時候,封裝設計出問題了,導致1000多個板子需要糾正返工,老板讓他一個人修,返工了好多天,修得他手都氣泡,腰酸背痛,兩眼大紅燈 --- 大家幫求他這一生的陰影面積有到大吧。
3.設計的焊盤,應該能符合具體那個PCB線路廠本身的加工參數、要求和工藝。
比如,能設計的焊盤線大小、線間距、字符長寬是多少等等。如果PCB尺寸較大,建議大家按市面流行、通用的PCB工廠的工藝進行設計,以因品質或商業合作問題而發生更換PCB供應商的時候,可選擇的PCB廠家太少而耽擱了生產進度。
4.設計的焊盤,應盡量符合SMT貼片廠的極性擺放要求。
也就是說,你用EDA軟件設計好的PCB器件封裝,在封裝庫里,不應該隨便放置,而是按實物料盤(圓盤)的編帶方向來放置。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很多的,比如:能夠提高SMT貼片時的機器工作效率---特別是大批量制造時。 因為,按實物料盤(圓盤)的編帶方向來放置,SMT的機器就不用再旋轉特別角度了,省下了時間。這樣的好處,還比如:基本能符合任何SMT廠的要求、減少貼片出錯率等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