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中三極管型光耦的測量與在線檢測
光耦在電路中的作用主要是對光能與電能進行隔離,在方便設計的同時避免干擾的產生。通常來說,光耦分為三大類,每一大類擁有不同的測量與在線檢測方式。本文就將針對其中的第一大類光耦的測量與在線檢測模式進行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一看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8/386416.htm在變頻器電路的分類當中,第一大類光耦為三極管型光電耦合器,常用于開關電源電路的輸出電壓采樣和誤差電壓放大電路,也應用于變頻器控制端子的數字信號輸入回路。結構最為簡單,輸入側由一只發光二極管,輸出側由一只光敏三極管構成,主要用于對開關量信號的隔離與傳輸。
如PC816、PC817、4N35等。
測量與在線檢測
第一類型的光電耦合器,輸入端工作壓降約為1.2V,輸入最大電流50mA,典型應用值為10mA;輸出最大電流1A左右,因而可直接驅動小型繼電器,輸出飽合壓降小于0.4V。可用于幾十kHz較低頻率信號和直流信號的傳輸。對輸入電壓/電流有極性要求。當形成正向電流通路時,輸出側兩引腳呈現通路狀態,正向電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電壓時,輸出側兩引腳之間為開路狀態。
測量方法
數字表二極管檔,測量輸入側正向壓降為1.2V,反向無窮大。輸出側正、反壓降或電阻值均接近無窮大;
指針表的x10k電阻檔,測其1、2腳,有明顯的正、反電阻差異,正向電阻約為幾十kΩ,反向電阻無窮大;3、4腳正、反向電阻無窮大;
兩表測量法。用指針式萬用表的x10k電阻檔(能提供15V或9V、幾十μA的電流輸出),正向接通1、2腳(黑筆搭1腳),用另一表的電阻檔用x1k測量3、4腳的電阻值,當1、2腳表筆接入時,3、4腳之間呈現20kΩ左右的電阻值,脫開1、2腳的表筆,3、4腳間電阻為無窮大。
可用一個直流電源串入電阻,將輸入電流限制在10mA以內。輸入電路接通時,3、4腳電阻為通路狀態,輸入電路開路時,3、4腳電阻值無窮大。
上述測量是新器件裝機前的必要過程。對上線不便測量的情況下,必要時也可將器件從電路中拆下,離線測量,進一步判斷器件的好壞。
在實際檢修中,離線電阻測量不是很便利,上電檢測則較為方便和準確。要采取措施,將輸入側電路變動一下,根據輸出側產生的相應的變化(或無變化),測量判斷該器件的好壞。即打破故障電路中的“平衡狀態”,使之出現“暫態失衡”,從而將故障原因暴露出來。光耦器件的輸入、輸出側在電路中串有限流電阻,在上電檢測中,可用減小(并聯)電阻和加大電阻的方法(將其開路)等方法,配合輸出側的電壓檢測,判斷光耦器件的好壞。部分電路中,甚至可用直接短接或開路輸入側、輸出側,來檢測和觀察電路的動態變化,利于判斷故障區域和檢修工作的開展。
測量時的注意事項:光耦器件的一側可能與“強電”有直接聯系,觸及會有觸電危險,建議維修過程中為機器提供隔離電源。
圖1為常見三極管光耦器件的應用電路圖。
圖1光電耦合器在線檢測示意圖
圖1中的(1)電路,為變頻器控制端子電路的數字信號輸入電路,當正轉端子FWD與公共端子COM短接時,PC817的1、2腳之間的電壓由0V變為1.2V,4腳電壓由5V變為0V。同理,當控制端子呈開路狀態時,PC817的1、2腳之間電壓為0V,而3、4腳之間電壓為5V。圖1(1)電路可以看出光耦器件的各腳電壓值,故障或正常狀態測量輸入、輸出腳電壓即可得出判斷。
圖1(2)電路,測量1、2之間為0.7V(交流信號平均值),3、4腳之間為3V,說明光電耦合器有了輸入信號,但光耦器件本身是否正常?用金屬鑷子短接PC817的1、2腳,測量4腳的電壓由原3V上升為5V(或有明顯上升),說明光耦器件是好的。若電壓不變,說明光耦損壞。
變頻器當中的光耦器件分類有三種,本文僅僅是介紹了其中第一種的檢測與在線測量方式。在之后的文章中,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其余兩大類光耦器件的檢測與在線測量方式,希望大家在看過本文之后能夠有所收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