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NB-IoT技術深度解析

NB-IoT技術深度解析

作者: 時間:2018-07-25 來源:網絡 收藏

1、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3776.htm

是技術演進和市場競爭的綜合產物,由于未來的市場被一致看好,設備廠商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曾激烈爭奪市場份額,但預期達到的特性指標仍是基本一致的,標準也仍在加速制定中。

2、技術的背景

2.1 通信技術分類

通信技術有很多種,從傳輸距離上區分,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短距離通信技術,代表技術有Zigbee、Wi-Fi、Bluetooth、Z-wave等,典型的應用場景如智能家居;

另一類是廣域網通信技術,業界一般定義為(低功耗廣域網),典型的應用場景如智能抄表。

技術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工作在非授權頻段的技術,如Lora、Sigfox等,這類技術大多是非標、自定義實現;

一類是工作在授權頻段的技術,如GSM、CDMA、WCDMA等較成熟的2G/3G蜂窩通信技術,以及目前逐漸部署應用、支持不同category終端類型的LTE及其演進技術,這類技術基本都在3GPP(主要制定GSM、WCDMA、LTE及其演進技術的相關標準)或3GPP2(主要制定CDMA相關標準)等國際標準組織進行了標準定義。

即是2015年9月在3GPP標準組織中立項提出的一種新的窄帶蜂窩通信技術。

2.2 3GPP MTC技術的發展

在NB-IoT提出之前,業界都非常認可未來IoT萬物互聯的發展趨勢,M2M通信前景也被3GPP視為標準生態壯大的重要機遇,而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具備低成本、低功耗、廣覆蓋、低速率特點的LPWAN技術將扮演重要角色,故3GPP也一直在推動相關機器類通信MTC技術的發展,且主要致力于在兩個方向上。

方向一:面對非3GPP技術挑戰,開展GSM技術的進一步演進和全新接入技術的研究。

長期以來,3GPP制式運營商的業務主要依靠成本低廉的GPRS模塊,然而由于Lora、Sigfox等新技術的出現,GPRS模塊在成本、功耗和覆蓋方面的傳統優勢受到威脅,于是在2014年3月的GERAN #62會議上3GPP提出成立新的研究項目“FS_IoT_LC”,研究演進GERAN系統和新接入系統的可行性,以支持更低復雜度、更低成本、更低功耗、更強覆蓋等增強特性。

方向二:考慮未來替代2G/3G物聯網模塊,研究低成本、演進的LTE-MTC技術。

進入LTE及演進技術發展階段后,3GPP也定義了許多可適用物聯網不同業務需求場景的終端類型,Rel-8版本已定義不同速率的 catogery1-5的終端類型,在之后的版本演進中,在新定義支持高帶寬、高速率的catogery 6、catogery 9等終端類型的同時,也新定義了更低成本、支持更低功耗的catogery 0(Rel-12)終端類型。在Cat.0的基礎上,在2014年9月的RAN #65會議中3GPP提出成立新的SI“LTE_MTCe2_L1”研究,進一步研究更低成本、更低功耗、更強覆蓋的LTE-MTC技術。

NB-IoT正是源于方向一中全新接入技術的研究。此外,除了上述兩個方向,3GPP同樣一直在研究更低功耗的節電技術,以及在系統架構和網絡側同步更新支持相關演進技術。

3、NB-IoT技術在國際上的標準化情況

3.1 NB-IoT的立項過程

在3GPP標準制定中,增加一個新技術的典型流程是先成立一個SI,通過研究項目得出技術報告,根據技術報告的研究成果,在同一個Release版本或下一個Release版本中成立一個相關的工作項目,通過工作項目輸出技術標準。NB-IoT的制定過程也是如此,如圖1所示。

圖1 3GPP Rel-13中IoT相關項目關系簡圖

如圖1所示,在GERAN組“FS_IoT_LC”的研究項目中,主要有3項技術被提出,分別是:擴展覆蓋GSM技術EC-GSM(Extended Coverage-GSM),NBCIoT技術和NB-LTE技術。

其中NB-CIoT由華為、高通和Neul聯合提出(Neul為英國物聯網公司,在2014年9月被華為收購),NB-LTE由愛立信、中興、諾基亞等廠商聯合提出,最終在2015年9月的RAN#69次全會經過激烈討論,最終協商統一為一種技術方案,即NB-IoT。

NB-CIoT和NB-LTE相比:

前者對于LTE而言相當于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空口技術,意味著與舊版LTE網絡存在兼容問題,在網絡側理論上改動較大; 而后者傾向和現有LTE網絡盡量兼容。

NB-CIoT在增強室內覆蓋、支持巨量低速率終端、減少終端復雜度、降低功耗和時延、與GSM/UMTS/LTE的干擾共存、對GSM/EDGE基站的硬件影響等方面均滿足研究設想的指標要求,最關鍵的是NB-CIoT模塊的成本估算甚至可以低于GSM模塊,而NB-LTE成本雖然比eMTC低但還是會高于GSM模塊。

NB-CIoT和NB-LTE的更詳細對比可查閱3GPP文檔 RP-151550。NB-IoT在3GPP的大致立項過程如表1所示。

表1 NB-IoT的立項過程

3.2 NB-IoT的標準進展

NB-IoT的3GPP標準核心部分將在2016年6月凍結,2016年9月將完成性能部分的標準制定,最后的一致性測試標準也將在2016年12月完成,詳細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NB-IoT標準工作組的時間計劃

4、NB-IoT技術的主要特性

3GPP NB-IoT工作項目總體上確定將定義一種對于E-UTRAN非后向兼容、有較大變動的蜂窩物聯網無線接入新技術,以解決室內覆蓋增強、支持巨量低速率設備接入、低時延敏感、超低設備成本、低功耗和網絡架構優化等問題。

由于NB-IoT標準還在制定中,很多提案仍在討論和提交,不同場景下的仿真結果也尚未總結,如保護帶和帶內部署方式下的覆蓋指標。

本章節將主要基于相關工作組的項目目標描述和TR45.820的仿真數據,介紹一些NB-IoT的特性。

(1)靈活部署、窄帶、低速率、低成本、高容量已確定的部分目標要求如下:

宜支持3 種部署方式: 獨立部署、保護帶部署、帶內部署,如圖2所示。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NB-IoT LPWAN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