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穿別人的鞋子走自己的路
小米可能是當下最讓人猶疑的一家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3054.htm一方面它可能是自2014年中概股上市熱潮之后最好的一家科技公司。
另一方面它在當前的市值、股價在冷血資本的審視下,并不能和雷軍的聲望、小米的受歡迎程度相匹配。
我一直認為,小米是一家好公司,雖然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它廣泛布局帶來的成長性卻不容忽視。
當下現狀令人有些失望。好公司和好股價之間,似乎差了那么口氣。
但,上市并不是游戲的結束,而是征途的開始。
2014年,阿里在上市初期達到了2000億美元,4年后市值則是超過了5000億美元。那年的騰訊只有1000億美元,4年后市值同樣超過5000億美元。微博的故事就更性感了,短短三四年,它的市值一度漲出了10倍。
這些例子拿出來,只是表達了一個意思:對小米的觀察,要放在更長的時間段去細細品讀。
它像蘋果也像騰訊,它不會是騰訊也不會是蘋果,它更大的可能性會像《窮查理年鑒》中所說的,“穿著別人的鞋子走自己的路”。
在商言商的資本
前幾天國金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唐川在《為什么我們給予小米“減持”評級》中通過嚴謹論述,得出了目前小米股票應當減持的結論。
唐川的核心觀點是,早期股東具有減持壓力,小米在上市6個月后將面臨早期VC和PE股東減持的巨大壓力。此禁售期滿之后的減持是可以預期的。
這個判斷基本合理,甚至被人調侃為“年輕人的第一次套牢”。
事實上,小米上市后甚至出現了破發的情況,從資本層面上說確實不好看。好在,今天小米股價有一波回升。
6個月后或許會是較佳的建倉時機。甚至現在也是很好的入手時機,因為最好的投資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周期需要你忘記盯盤、安心工作。
巴菲特那句“別人恐懼時我沖動,別人沖動時我恐懼”一直牢牢記在我心里,尤其是去年經歷過18萬進入數字貨幣迷局眼睜睜看著18萬變成接近300萬再回到18萬的原點后,我對“下跌”二字充滿了更友好的目光。
“下跌”往往預示著給你“上車”的時機——就像去年所有人都后悔沒買阿里、騰訊、網易、微博家股票一樣,當你發現一支股票悄然間漲到某個高點時想買入會發現,你已經進退失據,上浮空間不足。
李笑來前幾天曝光的錄音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我天天罵中醫,但是中醫上市公司股票,我真買了,為什么道理很簡單……我知道我不買,別人會買,這錢我為什么不賺,在商言商,到最后沒有什么世界比金融的世界更成王敗寇。
投資本質上是投價值和前景,小米上市之后540億美元的市值確實不算高,但是從小米長期成長前景來看,這可能會是一個價值洼地。
好的互聯網公司,股票從長遠來看,往往是增長的。
如果長期持有,以三年、五年、十年作為時間線,你會發現今天小米看似不佳的市值,其實是長線投資者最佳入手期。
拉開阿里、騰訊、網易、京東等中國互聯網企業的K線圖會發現,在較長的時間軸里,他們一定是穩步增長的。
因為本質上看,你投的不是公司,而是中國某一產業在未來5-10年的大勢。
如何理解“騰訊X蘋果”
過去一周,“騰訊X蘋果”可能是很給小米帶來爭議的一句話。
雷軍說,“過去一個星期我終于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見的,同時能做電商、硬件、互聯網的全能型公司。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聯網公司。很多人問我到底是給小米騰訊的估值還是蘋果的估值,我說我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因為小米是全能型的”。
“騰訊×蘋果的估值”、“全能型公司”這種表述不乏夸張之處。某種意義上這句話讓機構投資者沒辦法給小米準確的估值模型。
這可能是目前資本寒冬環境下,小米渴望機構投資者的一種表述。
吳曉波甚至說,這可能是雷軍看著小米估值從2000億美元一路下滑到1000億、700億、600億乃至更低時的一種“賭氣”之語。
不過,“騰訊×蘋果的估值”、“全能型公司”不乏合理之處。目前,小米是一個結合了硬件、新零售和互聯網服務的科技消費新物種,在業務上確實并沒有可以完全對標的公司。
雷軍想表達的可能是——小米同時有互聯網公司騰訊的市盈率,以及硬件公司蘋果的利潤。
由于專業技能所限,我沒辦法從財務、資本的角度對小米進行更深的解讀,只是想從幾個角度來看待小米在當下互聯網、科技行業特殊性。
1、“產業+投資”商業模式
小米“產業+投資”的模式正在建立起一整金字塔式的小米產品體系。
一方面可以幫助小米在產品銷售的基礎上疊加股權投資收益,使生態鏈成為小米最大的利潤來源。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深入到不同產業領域,形成更豐富的產品體系。
縱觀今天小米官網+小米有品的產品,可以發現其中一共分為四檔。
第一檔是小米親自動手做的產品,比如說手機、電視、路由器這些小米傳統品類,具有最正統的“小米血脈”。
第二檔是掛了米家品牌的小米生態鏈廠商產品,比如米家電飯煲、小米空氣凈化器,這類產品經過了米家的審核和把關。
第三檔是小米生態鏈廠商的自營品牌產品,這部分產品沒掛米家品牌,但是是小米生態鏈廠商生產的,比如8H懶人沙發生產發貨和售后都由生態鏈廠商負責。
第四檔是小米嚴格審核的第三方廠商產品,比如“一支好參”等,產品前期生產到后期售后會小米會負責跟進監督。這是運用互聯網方法論做出來的海參。產品定義、設計走科技范兒,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海參的印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