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2040年自動駕駛將進入新階段
“2040年,我們將迎來高級別的自動駕駛階段。”前不久,在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主辦的2017年會暨“車聯萬物·數據融合”論壇上,清華大學汽車系主任楊殿閣表達了自己對于智能汽車的預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2/376138.htm楊殿閣表示,智能汽車將驅動汽車產業變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這不僅是汽車產業的變革,也是出行方式的變化。他認為,2020年到2025年是智能汽車產業化的重要時間點。
“歐盟關于智能汽車的技術發展路線把2020年作為智能汽車從駕駛輔助到高級的自動駕駛的時間點。2020年之前,一級、二級的智能汽車,也就是裝了各種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在新車中的比例將達到50%,三級、四級的智能汽車將達到80%以上。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可能會占10%。”楊殿閣說。
楊殿閣預測,2030年自動駕駛的車輛將進入人們的生活,而最先產業化的自動駕駛車輛一定是專業性非常強的車輛。
對于自動駕駛的汽車來說,運行的基礎就是海量的數據支持,復雜的大數據運算將成為汽車的“大腦”。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綜合處處長蘇葆莉表示,汽車大數據對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汽車企業向服務型轉變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申報系統、燃料數據管理系統的整合等,下一步將實現公告數據、燃料消耗量數據、車輛監控等數據的共享,并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挖掘用戶多元化的需求,創新出行和服務模式,推動產業、數據、應用三位一體協同發展。”蘇葆莉說。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表示,基于大數據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將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方向,國家在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也把大數據應用挖掘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今年,我們已搭建了電車、整車、用戶、回收利用等多層次數據交互平臺,初步建立起電池溯源平臺。目前,聯盟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環境、能耗關鍵零部件,還有駕駛行為、電池以及公共領域的位置信息,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挖掘駕駛員、周邊環境等信息。”孫逢春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