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Intel還是AMD?10個問題看懂CPU該如何選

Intel還是AMD?10個問題看懂CPU該如何選

作者: 時間:2017-09-21 來源:網絡 收藏

  很多DIY新手在裝機選購CPU的過程中都容易陷入一些誤區中,比如盲目追求CPU核心數量、認為旗艦產品就一定好于主流產品等。本次,我們就通過十個DIY新手在選購CPU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來為大家普及一下CPU選購的相關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9/364602.htm

  一、買CPU應該選還是?

  這可能是絕大多數用戶在裝機選購CPU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目前的產品線布局來看,無論是還是,都針對不同需求的用戶推出了多款從入門到旗艦的產品。

  Inel除了有我們熟悉的酷睿i3/i5/i7系列產品外,還為入門級平臺推出了奔騰及賽揚系列,以及為高端用戶推出了酷睿至尊系列處理器。

  而近兩年的產品線也在大幅增加,除了帶有獨顯核心的APU系列產品之外,今年AMD還首次推出了面向主流人群的Ryzen 3/5/7以及面向高端用戶的Ryzen Threadripper系列產品。

  也就是說,我們在選購CPU的過程中,無論選擇哪家廠商的產品,都有能夠滿足需求對應型號,不必太過于糾結。

  二、核心數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這是很多用戶較為普遍的一個想法,認為CPU的核心數量越多,其性能就越強,但其實并不能一概而論。對于一款處理器來說,重要的參數除了核心數量之外,還包括是否支持超線程技術、默認主頻、最大睿頻、是否支持超頻等參數。比如同一廠商的一款原生六核六線程的處理器,即使是在相同的主頻下,性能并不一定強過同系列四核八線程的產品。

  因此,在選購處理器的過程中,只通過核心數量來判斷一款CPU的好壞是不科學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產品的架構不同,和AMD對于處理器的主頻標準是不一樣的,不能直接用于橫向比較。

  三、CPU是不是一分錢一分貨?

  雖然從整體來說價格越高的CPU,其綜合性能就越好,但因為CPU市場存在著競爭關系,Intel和AMD不斷地針對競品推出相應新品,尤其是對于AMD來說,價格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項優勢。

  另外,即便是同一品牌的產品,由于產品定位和促銷策略的不同,可能也會出現一些價格更低、性能更好的產品。

  同時也需要結合用戶需求來決定,比如一些入門級輕度游戲玩家如果選擇了APU產品,獲得的使用體驗就要比同價位的FX系列產品要好一些。

  四、裝機到底要先選CPU還是先選主板?

  關于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容易解答的,總體來說還是要先選CPU,因為不同的CPU需要搭配帶有不同芯片組的主板。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要有一個大致的預算比例,比如一臺8000元的整機,在選購硬件之前要大致規劃好CPU及主板、顯卡、存儲等設備的預算占比,如果CPU+主板的預算能夠達到3000元甚至更高,那么就可以選擇i7+Z270或是Ryzen 5/7搭配X370的組合。

  在確認了CPU+主板的預算之后,在根據具體的產品型號來合理選擇相應的產品。比如CPU+主板的預算只有2000,那么選擇i5配B250主板或是Ryzen 5低端型號搭配B350主板。

  五、只為玩游戲,所以沒必要選擇帶K的CPU?

  很多不了解CPU的玩家們都會認為,Intel帶K的CPU型號僅表示該產品支持超頻,而對于一般玩家而言,是不會去折騰CPU超頻的,所以沒必要買帶K的CPU,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熟悉Intel酷睿產品的朋友們都知道,Intel近期的“K”系列產品除了支持超頻外,在默認主頻及睿頻上也比不帶K的產品要高不少。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在CPU線程相同的情況下,更高的主頻往往會帶來更高的游戲幀數,而目前i7-7700和i7-7700K的差價在200元以內,但兩者的最高主頻分別是4.2GHz和4.5GHz,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六、CPU是否要和其他電子產品一樣,買新不買舊?

  對于電子產品市場來說,一直有一種“買新不買舊”的說法,因為新品往往代表著更多的技術和功能,從CPU行業來看,雖然一些新的技術不能直接在CPU中體現出來,但卻能在新品對應的主板中加入一些新的接口和功能,比如USB 3.1、高速M.2,DDR4內存等,如果使用的是幾年前的CPU,那么這些功能是沒辦法在老主板上實現的。

  不過很多功能只是“看起來很美”,對于一般用戶來說,很多新功能根本用不上,而新品CPU往往代表著成倍增長的價格以及不溫不火的性能提升,因此對于預算較為有限的用戶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選擇最新的CPU產品,有時候購買上一代甚至是上兩代CPU依然能夠獲得不錯的使用體驗。但是當CPU廠商架構大幅升級的時候,還是可以考慮在價格穩定之后追一下新品的。

  七、Intel至強E3系列的CPU是i5的價格,i7的性能?

  在幾年以前,E3 1230-v2及后續幾款產品確實為一些DIY玩家提供了高性價比的游戲解決方案,但隨著Intel對服務器CPU的規范化管理,最新的E3系列CPU已經不能用一般的主板來運行了,必須要搭配特定的幾款產品。

  而這些主板及CPU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同時E3系列處理器的主頻較低,目前已經漸漸無法滿足大型游戲的高主頻需求,因此昔日E3系列CPU的性價比已經消耗殆盡,因此并不推薦新用戶選擇E3處理器來裝機。

  八、AMD Ryzen 7在參數上相比Ryzen 5更好,因此更適合玩游戲?

  目前大多數游戲并沒有針對八線程以上的CPU進行較好的優化,因此很多十六線程的CPU在游戲表現上并不一定比八線程的CPU出色。在預算相同的情況下,與其追求更多線程的CPU,不如將預算用在提升顯卡性能上。而對于一些較為依賴CPU運算能力的人群,就需要更加看重CPU的核心和線程數量了,更多的CPU線程在工作中可能讓你事半功倍。

  九、現在買一款旗艦CPU,可以堅持5年以上?

  有一部分玩家在裝機選擇CPU時喜歡一步到位,比如5年前買了一顆i7-2600K,用到現在依然能夠勝任各類游戲新作。不過從今年起,我們能夠看到Intel和AMD都加快了新品的研發速度,一款CPU戰5年可能要成為歷史了。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顯卡還是CPU,更迭的速度明顯加快,新品在性能表現上也要比上代產品強上不少,因此根據現在的DIY市場環境來看,并不建議“選擇旗艦產品更加保值”的做法,一方面由于目前的旗艦產品價格并不低,少則三千多則上萬,對大部分裝機用戶的預算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即便是選擇了旗艦產品,也不一定能夠保用很多年,與其選擇一款旗艦CPU戰五年,可能還不如先選擇一款主流CPU,用上兩三年之后再換一次平臺來的實惠。

  十、CPU該買盒裝還是散片?

  最后我們再來討論一下CPU盒裝與散片的選購問題。由于CPU本身的制作難度極高,因此不存在假貨或是高仿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盒裝的散片最大的區別就是質保了,正品盒裝CPU官方質保三年,而散片往往僅由店鋪質保一年。另外,一些型號的盒裝CPU可能還會附帶原裝散熱器,這樣就使同一款產品的盒裝與散片的差價達到了一兩百元,一些熱門高端產品的差價可能會更高。

  對于購買舊系列CPU的用戶來說,筆者還是更傾向于購買盒裝,這是因為舊款盒裝的價格已經非常合理,而散片可能會遇到二手U的情況,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喜歡追新同時又對硬件較為了解的朋友則可以考慮購買散片,以獲取最大的價格優勢。

  怎么樣?在看完這十個CPU選購的問題之后,您是否對購買CPU有了全新的認識呢?



關鍵詞: Intel AM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