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美國人》發布2017十大新興技術:醫療科技領域被看好
6月27日,《科學美國人》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這份榜單由《科學美國人》、《科學美國人》全球顧問委員會、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專家網絡、世界未來委員會共同選出,涵蓋了在醫療、計算機、環保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它們在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產業轉型、保護地球環境等方面具有無限潛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7/361407.htm“新興技術正在重新定義工業,它們使傳統的界線變得模糊,在我們前所未見的尺度上創造新的機遇,”世界經濟論壇管理委員會成員、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主任Murat Snmez說,“所有機構都必須通過正確的政策、規劃與合作方式,讓技術革新為人類構建更美好的未來,同時避免技術泛濫帶來的風險。”

入選榜單的十大新興技術分別為:無創技術診斷癌癥、從空氣中提取飲用水、深度學習練就“好眼力”、人工樹葉、人類細胞圖譜、精密農業、物美價廉的新能源汽車、基因疫苗、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社區、量子計算。
2017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一覽:
1. 液體活檢
液體活檢技術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癌癥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多項優勢:首先,對于組織活檢無法企及的部位,液體活檢可以成為替代品。其次,組織活檢只能反映出樣品中的信息,而液體活檢可以檢測出患者的整體情況。此外,液體活檢主要檢測的是循環腫瘤DNA(ctDNA),它們通常會從腫瘤組織進入血管中。因此,與依靠癥狀和圖像進行診斷相比,液體活檢對癌細胞的定位更加迅速。

2. 從空氣中收集凈水
此前,科學家已經能夠從空氣中收集凈水,但現有的技術需要耗費大量電力,并且只有在濕度較高時才能實現。而現在,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來自MIT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通過一類新型多孔晶體——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在空氣濕度低至20%的環境下成功收集凈水,且這一過程完全不需消耗能量。此外,一家位于亞利桑那州的初創企業Zero Mass Water,通過離網型太陽能系統,每天可以生產2.5升水。

3. 深度學習與機器視覺
在深度學習的幫助下(尤其是隨著卷積神經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的圖像識別能力開始超越人類。目前,機器視覺技術在自動駕駛、醫學診斷、保險索賠的破損評估、水位監測、農業生產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4. 從陽光中收集液態燃料
我們能否模仿樹葉的光合作用,讓“仿生樹葉”生成、儲存能量?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呼之欲出。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找出一款新型鈷-磷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其將水分子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隨后這些氫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有機物。在這樣一個封閉系統中,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將重新被轉化成燃料,而不是被排放至大氣中。這項技術可能會給太陽能和風能行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5. 人類細胞圖譜計劃
人類細胞圖譜計劃于2016年10月正式啟動,這個國際合作項目旨在破譯人類身體的秘密,由陳-扎克伯格倡議支持。此項目希望確定所有組織的不同細胞類型、各類細胞分別由哪些基因、蛋白和其他分子來控制細胞活動、細胞的準確位置,以及細胞是如何與其他細胞交流,在細胞發生改變后又是如何影響身體機能的……該計劃最終將為個性化醫療提供有力的幫助。

評論